《周美成友议帖赞》
时间: 2025-01-01 09:41: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美成友议帖赞
左太冲赋三都十年,门墙藩溷皆著纸笔。予意其因心寓墨池模倣之妙,而未必徒以诧记事备言之述。不然则亦焉用是物也。如公书法,或者得太冲之仿佛乎。有凤楼之手,以侈其标度。有香奁之泽,以醖其风骨。体具态全,夫岂一日。清真之名,公所自出。
白话文翻译
左太冲用了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连门墙和厕所都放着纸笔。我认为他是因为心中有墨池般的模仿之妙,而不只是为了夸耀记事详尽。如果不是这样,那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呢?像您的书法,或许能得到左太冲的影子。有凤楼般的手艺,以彰显其标度。有香奁般的润泽,以酝酿其风骨。体态完备,岂是一日之功。清真之名,是您自己创造的。
注释
- 左太冲:指西晋文学家左思,字太冲,著有《三都赋》。
- 三都:指《三都赋》中的三个都城,即蜀都、吴都、魏都。
- 门墙藩溷:指家中各处,包括门墙和厕所。
- 墨池:比喻学问深厚,文思泉涌。
- 凤楼:传说中的高楼,比喻高超的技艺。
- 香奁:古代妇女装化妆品的盒子,比喻文采风流。
- 清真:指清新自然,不造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1183-1243),字肃之,号倦翁,南宋文学家、书法家。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书法亦有名。此诗赞颂周美成的书法艺术,将其与左思的文学成就相提并论。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书法艺术受到高度重视,诗中通过对周美成书法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崇高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周美成书法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艺术追求的崇高理想。诗中将周美成的书法与左思的文学成就相提并论,认为周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凤楼之手”和“香奁之泽”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周美成书法的标度和风骨,体现了其艺术成就的全面性和深度。最后,以“清真之名”赞誉周美成的艺术风格,清新自然,不造作,是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左太冲赋三都十年:引用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的典故,暗示周美成的书法也有长期的积累和深厚的功底。
- 门墙藩溷皆著纸笔:形容左思写作时的勤奋和专注,也暗示周美成书法的勤奋和专注。
- 予意其因心寓墨池模倣之妙:认为左思的成就是因为他心中有墨池般的模仿之妙,暗示周美成的书法也有这样的妙处。
- 而未必徒以诧记事备言之述:指出左思的成就不仅仅是记事详尽,暗示周美成的书法也不只是技艺高超。
- 不然则亦焉用是物也:如果不是这样,那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呢?强调艺术追求的深度和意义。
- 如公书法,或者得太冲之仿佛乎:认为周美成的书法或许能得到左思的影子,表达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
- 有凤楼之手,以侈其标度:用“凤楼之手”比喻周美成书法的高超技艺,彰显其标度。
- 有香奁之泽,以醖其风骨:用“香奁之泽”比喻周美成书法的润泽和风骨,体现其艺术成就的全面性。
- 体具态全,夫岂一日:强调周美成书法的全面性和深度,不是一日之功。
- 清真之名,公所自出:以“清真之名”赞誉周美成的艺术风格,清新自然,不造作。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凤楼之手”和“香奁之泽”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周美成书法的标度和风骨。
- 典故:引用左思的典故,增强诗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周美成书法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艺术追求的崇高理想,强调艺术成就的全面性和深度,以及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墨池:比喻学问深厚,文思泉涌。
- 凤楼:比喻高超的技艺。
- 香奁:比喻文采风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左太冲”是指哪位文学家? A. 左思 B. 左丘明 C. 左宗棠 D. 左权 答案:A
-
诗中用“凤楼之手”比喻什么? A. 高超的技艺 B. 美丽的建筑 C. 丰富的知识 D. 深厚的情感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清真之名”是指什么? A. 清新自然 B. 真实可信 C. 清白无瑕 D. 清贫自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左思《三都赋》
- 王羲之《兰亭序》
诗词对比:
- 左思《三都赋》与周美成书法的对比,展现文学与书法的艺术追求。
- 王羲之《兰亭序》与周美成书法的对比,展现不同书法家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左思集》
- 《岳珂诗集》
- 《中国书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