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莺脰湖》

时间: 2025-01-04 09:32:57

晓雾濛鸿合,山藏岸绝痕。

浩波吞日去,金晃玉乾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莺脰湖
——张镃〔宋代〕
晓雾濛鸿合,山藏岸绝痕。
浩波吞日去,金晃玉乾坤。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雾气弥漫,雁群在雾中聚集,山峦隐藏,岸边的痕迹全无。
浩荡的波涛吞没了夕阳,金色的光辉照耀着这片广阔的天地。

注释:

  • 晓雾:早晨的雾气,表示清晨的景象。
  • 濛鸿:雾气朦胧,雁群飞翔的模样。此处“鸿”指的是雁。
  • 绝痕:消失的痕迹,形容岸边的轮廓看不清楚。
  • 浩波:辽阔的波浪,形容湖面波涛汹涌。
  • 吞日去:波浪将太阳吞没,形容夕阳沉入湖面。
  • 金晃玉乾坤:金色的阳光在湖面上闪烁,象征着天地的辉煌。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如“雁”与“浩波”均能引发对古代文学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仲明,号岐山,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哲思。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过莺脰湖》是张镃在一次游历莺脰湖时所作。此时的社会环境正值宋代盛世,文人们热衷于山水游览,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莺脰湖》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晓雾濛鸿合,山藏岸绝痕”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晨雾景致,给人以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雾气笼罩下的湖面,隐约可见的雁群,仿佛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瞬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接下来的“浩波吞日去,金晃玉乾坤”则是情感的升华,波涛汹涌将夕阳吞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情。同时,金色的波光闪烁,似乎在诉说着天地间的辉煌与美丽。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也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哲理:尽管自然无情,但它的美丽和壮丽却是永恒的。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自然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雾濛鸿合:清晨的雾气弥漫,雁群聚集在一起,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清晨景象。
  2. 山藏岸绝痕:山峦隐藏,岸边的痕迹消失,使人感受到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
  3. 浩波吞日去:波涛汹涌,夕阳沉没,表现了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流逝。
  4. 金晃玉乾坤:金色的阳光闪烁,象征着天地的辉煌,显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涛比作“吞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湖面波涛的壮观。
  • 对仗:如“晓雾濛鸿合,浩波吞日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意象:如“金晃玉乾坤”中的“金”和“玉”,象征着光辉与美丽,增强了自然的神秘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莺脰湖的晨雾与波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反映出对生命流逝和时间无情的思考。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属与平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晓雾:象征着新的一天和希望,带有一种神秘感。
  • 鸿:代表了自由与远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浩波:象征着自然的浩渺与力量,表现了时间的无情。
  • 金晃:象征着光辉与美丽,展示了自然的壮丽景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雾濛鸿合”中的“鸿”指的是: A. 鸟类
    B. 雁群
    C. 河流
    D. 山峰

  2. “浩波吞日去”中“吞”字暗示了: A. 吞噬
    B. 吞下
    C. 追赶
    D. 渗透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人生的迷惘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多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壮志。
  • 王维《山居秋暝》:与《过莺脰湖》相似,强调对自然的描绘,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山水诗研究》

以上内容是对《过莺脰湖》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