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用前韵咏丹桂花》
时间: 2025-01-04 11:08: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遍看韶淑万花林,
谁似秋风巧力深。
点注红泥千日酒,
剪裁紫磨十分金。
色迷仙令疑勾漏,
香醉姮娥忘藁砧。
莫把钓竿烟外去,
珊瑚休道海中沉。
白话文翻译:
到处都看见花木繁盛,
谁能比得秋风的巧妙力量。
用红泥点缀的千日美酒,
用紫色的磨制成的金子。
颜色迷人,仿佛仙人命令使人怀疑,
香气醉人,月宫的嫦娥忘却了搓捻的麻绳。
不要把钓竿带到烟雾之外,
珊瑚也不要说沉没在海中。
注释:
- 韶淑: 指美好的春天花木,形容花开繁盛。
- 秋风: 秋天的风,象征着成熟和丰收。
- 点注红泥: 用红泥装饰,暗指酒的美丽和珍贵。
- 紫磨: 紫色的磨制,指精美的工艺。
- 姮娥: 月宫的嫦娥,古代传说中的月亮女神。
- 藁砧: 指搓麻的石头,比喻日常生活的琐碎。
- 钓竿: 这里比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尤其是在描写花卉和季节变化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敏感和深刻的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张镃在这首诗中通过对丹桂花的咏叹,反映了他对秋季的欣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丹桂花的咏叹,展现了秋天独特的美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全诗描绘了一个色香俱佳的景象,尤其是将丹桂的色泽与酒和金器的华美相提并论,突显了丹桂花的珍贵和美妙。诗中开头部分对花木繁盛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秋天的情感。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比喻,将桂花的色香与美酒、金器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桂花的钟爱与向往。
中间的“色迷仙令疑勾漏,香醉姮娥忘藁砧”,更是将桂花的芬芳与神话中的嫦娥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桂花的香气之浓烈,令人陶醉。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既是对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而不应沉迷于虚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遍看韶淑万花林: 描述四处盛开的花朵,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热爱。
- 谁似秋风巧力深: 询问谁能比得秋风的力量,暗示秋风的魅力。
- 点注红泥千日酒: 红泥装饰的酒,暗示其珍贵与美丽。
- 剪裁紫磨十分金: 用紫色磨制的金器,突显工艺之美。
- 色迷仙令疑勾漏: 桂花的颜色如仙人命令般迷人。
- 香醉姮娥忘藁砧: 桂花香气让嫦娥忘却日常琐事。
- 莫把钓竿烟外去: 不要把钓竿带到烟雾之外,暗示珍惜当下。
- 珊瑚休道海中沉: 珊瑚的沉没,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桂花的美与美酒、金器相提并论,增强了意象的对比。
- 拟人: 赋予花香以情感,描绘出其迷人的特质。
- 对仗: 诗句中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丹桂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秋天自然美的赞美,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桂: 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美好。
- 酒: 代表着生活的美好和享受。
- 嫦娥: 传递了关于美与神秘的文化内涵。
- 钓竿: 象征追求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丹桂”指的是什么花?
- A. 玫瑰
- B. 桂花
- C. 梅花
-
“香醉姮娥忘藁砧”中的“姮娥”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 A. 王母娘娘
- B. 观音菩萨
- C. 嫦娥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比喻与拟人
- B. 排比与对比
- C. 夸张与反问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诗作,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张镃的作品更关注于自然花卉的细腻描写,而辛弃疾则更多地表达了豪情与壮志。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修辞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