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寒二首》

时间: 2025-01-04 12:10:22

黯黯轻寒淡淡阴,游人便觉减行春。

春风也解嫌萧索,自送秋千不要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黯黯轻寒淡淡阴,
游人便觉减行春。
春风也解嫌萧索,自送秋千不要人。

白话文翻译:

轻寒的阴云笼罩着大地,
游人感到春意渐减。
春风似乎也懂得这种萧索,
自己送来秋千,却无人来玩。

注释:

  • 黯黯:形容阴暗、昏沉的样子。
  • 轻寒:指微微的寒意。
  • 淡淡阴:指淡淡的阴霾天气。
  • 游人:指在春天游玩的人。
  • 减行春:形容春天的气息减弱。
  • 春风:春天的风。
  • :嫌弃、厌恶。
  • 萧索:形容冷清、寂寞。
  • 秋千:指一种儿童玩具,象征着欢乐和游戏。
  • 不要人:无人来玩。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天气变化与游人心情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在春秋交替时的感慨。这种感情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变化与内心情感的敏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南宋三大家”。杨万里以其清新的语言和关注自然景物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晓寒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悟。诗中描绘的春寒微凉的景象,正是春秋交替时节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寒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清冷的气息。开头两句“黯黯轻寒淡淡阴”,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阴沉、微寒的清晨,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紧接着“游人便觉减行春”,则是通过游人的感受来反映春天的变化,游人在此时感受到的春意减弱,暗示了自然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而最后两句“春风也解嫌萧索,自送秋千不要人”,将春风拟人化,赋予它情感,似乎春风也明白这种萧索的心情。自送秋千却无人来玩,描绘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透过自然景色展现出人内心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黯黯轻寒淡淡阴:描绘了清晨的阴云和寒意,给人一种暗淡的感觉。
  2. 游人便觉减行春:游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减弱,暗示了季节的流转。
  3. 春风也解嫌萧索:春风似乎理解这种寂寞的心情,赋予春风以人性化的情感。
  4. 自送秋千不要人:春风将秋千送来,却无人玩耍,象征着失落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春风的理解与怜悯。
  • 对仗:如“减行春”和“不要人”,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比喻:将秋千作为春天欢乐的象征,暗含着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随着季节变化而产生的情感波动,最终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轻寒: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游人: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的依恋与向往。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温暖,但在诗中却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独。
  • 秋千:象征着欢乐与游戏,然而无人来玩则暗示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黯黯轻寒淡淡阴”中的“黯黯”意为何?

    • A. 明亮
    • B. 暗淡
    • C. 热烈
  2. 诗中游人感受到的是什么情绪?

    • A. 欢乐
    • B. 失落
    • C. 平静
  3. 春风在诗中被赋予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无情
    • B. 理解
    • C. 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晓寒二首》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但杨万里的作品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孤独,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