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雷峰行脚僧》

时间: 2024-12-29 18:22:07

一钵沿门日,长途冬复残。

修行知独苦,乞食遇人难。

世路黄金贵,风尘白眼看。

请师驻芒屦,姑了此心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雷峰行脚僧
谢长文 〔明代〕

一钵沿门日,长途冬复残。
修行知独苦,乞食遇人难。
世路黄金贵,风尘白眼看。
请师驻芒屦,姑了此心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脚僧的艰辛生活。他手中提着一个乞讨的钵,沿街而行,日复一日,冬天的寒冷让他的旅途更加苦楚。修行的过程本就孤独艰难,乞讨时也常常遇到冷漠的人们。世间的财富令人眼红,而行走在风尘中的他却只能遭受白眼。最后,他请求师父停下脚步,暂时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

注释:

  • :乞食用的容器,常用于佛教僧侣的乞讨。
  • 沿门日:指的是沿着人家的门口走,表示乞讨的生活。
  • 修行:佛教徒通过禅修和实践来追求解脱与觉悟的过程。
  • 风尘:指旅途中的尘土和风沙,象征艰辛的生活环境。
  • 白眼:指轻视、看不起的眼神。
  • 芒屦:用芒草编织的草鞋,象征简陋的行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谢长文,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的艰难生活,表达了对修行者的同情及对世态的批判。

诗歌鉴赏:

《赠雷峰行脚僧》是一首反映出行脚僧艰难生活的诗作。开头两句“一钵沿门日,长途冬复残”,交代了行脚僧的乞讨生活和严酷的冬季,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每日在街头乞讨的场景。接下来的“修行知独苦,乞食遇人难”,则进一步突出修行的孤独与乞讨的艰辛,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不易感慨。

“世路黄金贵,风尘白眼看”,诗人在这里对世俗社会的冷漠与物质的追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黄金象征着财富,而行脚僧却在这样的社会中受到轻视与忽略,形成强烈的对比。

最后一联“请师驻芒屦,姑了此心安”,表现了僧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在艰难的生活中,他向师父请求片刻的停留,寄托了他对安宁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行脚僧的生活苦境,也暗含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钵沿门日:行脚僧手持乞食的钵,日复一日走在街头。
    2. 长途冬复残:长途跋涉在寒冷的冬季,生活的艰辛愈发显著。
    3. 修行知独苦:修行之路本就孤独且辛苦。
    4. 乞食遇人难:乞讨的过程常常遭遇冷漠与困难。
    5. 世路黄金贵:世俗的财富令人向往,然而行脚僧却倍感无奈。
    6. 风尘白眼看: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受到他人的轻视。
    7. 请师驻芒屦:请求师父停下脚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8. 姑了此心安:渴望内心能够获得平静与安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一钵沿门日”与“长途冬复残”,展现了诗人对称美的追求。
    • 比喻:将乞讨和修行比作艰难的旅途,深刻反映人生的困苦。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行脚僧在艰苦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社会冷漠与物质追逐的批判,最终寻求内心的安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分析:

  • :象征乞讨与修行的工具,反映了僧人生活的本质。
  • :代表严酷与困境,增强了诗中的苦情。
  • 黄金:象征世俗的财富与人们对物质的追求。
  • 白眼:象征社会对弱者的冷漠与歧视。
  • 芒屦:象征简朴的生活与修行者的身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钵”指的是什么?

      • A. 装水的容器
      • B. 乞食用的容器
      • C. 玩具
      • D. 餐具
    2.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 A. 积极向上
      • B. 冷漠无情
      • C. 批判与反思
      • D. 无所谓
    3. “请师驻芒屦”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继续乞讨
      • B. 寻求内心的平静
      • C. 追求财富
      • D. 离开师父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阅读《江雪》 by 柳宗元,描绘孤独与生活艰辛的意境相似。
  • 诗词对比:比较谢长文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的结合,反映出对孤独与内心安宁的追求,但风格与意象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谢长文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