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声衡雁过,鸣橹洞庭游。
帆饱轻风送,湖宽细浪收。
欲骑仙子鹤,何处岳阳楼。
不敢吹横笛,湘山正暮秋。
白话文翻译
一声孤雁飞过,橹声轻轻地在洞庭湖上荡漾。
帆船在清风的吹送下,轻松前行,湖面宽广,细浪渐渐平息。
我想骑上仙鹤,去往哪里才能到达岳阳楼呢?
我不敢吹响横笛,因为湘山正值暮秋时节,正显得格外寂寥。
注释
- 衡雁:指的是从衡山飞来的雁,象征孤独。
- 鸣橹:橹指的是划船的桨,鸣则是声响,意为船桨划水发出的声音。
- 帆饱:指船帆鼓起,顺风行驶的状态。
- 仙子鹤:传说中的神仙的鹤,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愿望。
- 岳阳楼:著名的楼阁,位于湖南岳阳,是古代文人游览吟咏的地方。
- 横笛: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和情感的抒发。
- 湘山:指湘江边的山,暗示深秋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天英是清代的诗人,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但他的诗作在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颇具特色,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李天英的《洞庭》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洞庭湖的旖旎风光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开篇的“一声衡雁过”,以孤独的雁声引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描绘了湖面宽广、细浪轻漾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与优美。这里的“帆饱轻风送”不仅描绘了船行的轻快,也暗示着生活中的一种安逸状态。
然而,诗歌的情感并没有止步于此。当诗人提到“欲骑仙子鹤,何处岳阳楼”时,便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仙鹤的意象象征着追求自由与超脱的渴望,而岳阳楼则是理想中的归宿。最后一句“不敢吹横笛,湘山正暮秋”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令他对音乐的渴望与表达更显得无奈与沉重。
整首诗以洞庭湖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声衡雁过:孤雁飞过,声响清脆,暗示孤独与思乡之情。
- 鸣橹洞庭游:船桨声在湖上荡漾,描绘出游玩的宁静场景。
- 帆饱轻风送:帆船在轻风的吹送下,轻松前行,象征着顺畅的生活状态。
- 湖宽细浪收:湖面宽广,轻微的波浪逐渐平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欲骑仙子鹤:渴望超脱,想要骑上仙鹤,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何处岳阳楼:对理想之地的思索,暗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不敢吹横笛:不敢奏乐,体现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
- 湘山正暮秋:湘山的秋景渲染了诗的忧伤气氛,提升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雁比作内心的孤独,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湖面细浪“收”的描写,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
- 对仗:在“帆饱轻风送”和“湖宽细浪收”中,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揭示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雁:象征孤独与思乡。
- 帆与风:象征顺畅与自由。
- 仙子鹤:象征理想、追求自由的愿望。
- 岳阳楼:象征理想的归宿与人文精神。
- 横笛:象征情感的抒发与音乐的渴望。
- 湘山与暮秋: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被用来象征孤独?
- A. 湖宽
- B. 衡雁
- C. 仙子鹤
- D. 横笛
-
诗中提到的“岳阳楼”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归宿
- C. 自然风光
- D. 荒凉的秋天
-
诗人为何“不敢吹横笛”?
- A. 因为太累
- B. 因为心情沉重
- C. 因为没有乐器
- D. 因为风太大
答案:
- B. 衡雁
- B. 理想归宿
- B. 因为心情沉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望岳》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洞庭》同样描绘了自然美,但李白侧重于旅途的急促与壮丽,而李天英则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对理想的思索。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天英诗词研究》
以上信息旨在帮助用户深入理解《洞庭》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