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怀琅琊、深标二释子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
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白话文翻译:
白云掩盖了深邃的山谷,阴暗的崖壁上滴落着夜间的泉水。你应该居住在那西边的石室里,月光照耀着苍翠的山峦。
注释:
- 怀琅琊:怀念琅琊山。
- 埋大壑:大壑指深谷,白云像是埋藏在深谷中。
- 阴崖:暗沉的崖壁。
- 滴夜泉:夜晚滴落的泉水。
- 应居:应该居住,推测。
- 西石室:位于西边的石室。
- 苍然:形容山色苍翠的样子。
典故解析:
琅琊山是中国古代名山,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诗中提到的“西石室”,可能指代某个隐居的地方,暗示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8年,卒于公元798年,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韦应物隐居时,表达了他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水之美的陶醉。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怀琅琊、深标二释子》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白云、阴崖和夜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句“白云埋大壑”以形象的比喻,将深山大壑与白云相结合,展现出一种静谧而苍茫的意境。接下来的“阴崖滴夜泉”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感,夜间的泉水滴落声在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低语。
最后两句“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则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月光照耀下的山峦,显得更加苍翠和宁静。这种理想的隐居生活,不仅是对现实喧嚣的逃避,也是对心灵的宁静追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云埋大壑:白云像是埋藏在深谷中,表现出一种宁静、幽深的自然环境。
- 阴崖滴夜泉:黑暗的崖壁上,夜间的泉水滴落,声音清脆,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感。
- 应居西石室:推测理想的居所是位于西边的石室,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月照山苍然:月光洒在山上,显得苍翠而美丽,传达出清幽的意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白云与大壑的结合,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使得语言更加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逍遥,表现诗人的理想生活。
- 夜泉:代表着清幽与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石室:隐喻着诗人对避世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阴崖”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山
- B. 黑暗的崖壁
- C. 清澈的湖
- D. 开阔的平原
-
诗人向往的居所位于哪个方向?
- A. 东
- B. 南
- C. 西
- D. 北
-
“月照山苍然”中“苍然”形容的是?
- A. 明亮的山
- B. 苍翠的山
- C. 荒凉的山
- D. 高耸的山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美好,但更加注重秋天的氛围和情感的细腻。
- 李白的《月下独酌》则在月光下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对酒的寄情,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 《韦应物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