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 壬子中春,晤子申汉上,别之沪渎,以词见寄。改岁检录,赓韵寄情》
时间: 2025-01-19 15:32: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榥茁松毛,帘锼竹尾,新年还借杯暖。
瘿香晨火添篝,烛泪夕妆界线。
儿童爆竹,赚满地红心攒箭。
怕早春频返楼台,暗共落梅飘散。
君去惜半江浪剪。侬伫忆汉皋佩缓。
废池犹厌言兵,画梁更无燕管。
灯期雪妒,谩粉饰江山平远。
料海尘愁宴宵阑,冷睨旧人筝雁。
白话文翻译:
松树茁壮的毛发,竹帘轻轻摇曳,在新年里还借着杯中的温暖。
晨光中的香火点燃篝火,烛光下的泪水如妆容的界线。
孩子们放着爆竹,满地都是红心聚成的箭矢。
害怕早春频繁地回到楼台,暗自与飘散的梅花相伴。
你离去时珍惜那半江的浪花剪影,我却在汉皋默默回忆你的佩饰。
废弃的池塘依旧厌倦谈论战争,画梁上更没有燕子的歌管。
灯下的雪妒忌,虚妄地粉饰这辽阔的江山。
虽说海尘满天愁苦宴席已阑,冷眼望去仿佛旧人已成筝雁。
注释:
- 榥茁:指松树的茂盛。
- 帘锼:形容竹帘轻轻摇曳的样子。
- 瘿香:一种香料,用于点燃,常用于营造气氛。
- 儿童爆竹:指孩子们放的鞭炮,寓意喜庆。
- 半江浪剪:意指水波轻轻剪影,形象生动。
- 燕管:指燕子的歌声或燕子在屋檐下安家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颂万,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抒情方式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壬子年,正值春季,作者与友人相聚后离别,借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新春的感慨,反映出清代文人对时光流逝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意象为开篇,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展现出新年带来的希望与温暖。诗人用松毛、竹尾等自然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然而,在欢快的表象下,诗中却潜藏着淡淡的忧伤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儿童放爆竹等场景,表达出对生活热情的向往,但又因早春的回归和梅花的飘散而感到惆怅。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世纷扰的无奈,描绘出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全诗情感丰富,结构严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描述春天的景象,表现出新年的气氛。
- 借用烛光和泪水的意象,表达离别时的伤感。
- 孩子们的欢乐与爆竹声,映衬出节日的热闹。
- 早春的到来使人感到不安,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
- 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充满诗意。
- 生活的困扰与对过去的厌倦,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 通过灯下雪的描写,表现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 诗的结尾以冷静的态度面对旧事,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浪剪”比喻水波的轻盈。
- 拟人:如“雪妒”,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儿童爆竹,赚满地红心攒箭”。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春天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展现出对人生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松毛:象征生机与希望。
- 儿童爆竹:代表着节日的欢庆与童真的快乐。
- 落梅:暗示离别与失去。
- 废池:象征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战争的厌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儿童爆竹”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喜庆
- C. 离别
- D. 失落
-
诗中“怕早春频返楼台”意图表达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忧虑
- C. 平静
- D. 愤怒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 李白的《月下独酌》:展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诗词对比:
- 程颂万的《东风第一枝》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意象,但程颂万侧重于个人情感,杜甫则更关注社会时事与历史变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程颂万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