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鹊山亭》

时间: 2025-01-01 15:59:21

筑台临水巧安排,万象轩昂发瘗埋。

南岭崩腾来不尽,北山断续意尤佳。

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

更欲留诗题素壁,坐中谁与少陵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鹊山亭
作者: 苏辙 〔宋代〕

筑台临水巧安排,万象轩昂发瘗埋。
南岭崩腾来不尽,北山断续意尤佳。
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
更欲留诗题素壁,坐中谁与少陵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临水而建的高台,其设计巧妙,让人感受到万千景象的壮丽与深邃。南边的山岭在不断崩腾,给人一种无尽的气势,而北边的山则断断续续,意境更显优雅。往日的战乱已成荒草,今天的登高望远却能抚慰病痛的心怀。我更想在这空白的墙壁上留下诗句,但坐在这里,谁能与我相伴,像少陵(王维)那样呢?

注释

  • 筑台:构建高台。
  • 临水:靠近水边。
  • 万象:指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
  • 轩昂:形容气势宏伟。
  • 瘗埋:这里指深沉厚重的意境。
  • 战伐:战争。
  • 荒草: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 病怀:心中的病痛或忧虑。
  • 素壁:指空白的墙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涧田,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他的诗文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在济南的游历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战乱的感慨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该诗以鹊山亭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富有情感的自然景观。苏辙在诗中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诗的开头两句通过“筑台临水巧安排”引出山水的景致,表现出诗人对建筑与自然和谐的赞美。接下来的南岭与北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景色,也隐含了人生的起伏与波折。

“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更是对历史的反思,感叹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荒凉,同时又通过登高望远来寻求内心的安慰,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诗人希望能在这美丽的环境中留下诗句,却又感到孤独,谁能与自己共享这份情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伴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筑台临水巧安排:描绘亭子依水而建,布局精巧,展现出与自然的和谐。
  2. 万象轩昂发瘗埋:形容自然景色的雄伟和深邃。
  3. 南岭崩腾来不尽:南方的山岭气势磅礴,仿佛永无止境。
  4. 北山断续意尤佳:北方山脉虽断续不全,但意境却更加优美。
  5. 平时战伐皆荒草:过去的战争留下了荒凉的痕迹。
  6. 永日登临慰病怀:长时间的登高远望,抚慰了心中的病痛。
  7. 更欲留诗题素壁:希望在空白的墙壁上留下诗句。
  8. 坐中谁与少陵偕:感叹身边无人能与自己共赏诗情,提到王维,表达孤独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南岭崩腾”和“北山断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友伴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2. :代表着生命与感情的流动。
  3. 南岭、北山:分别象征着力量与柔美。
  4. 荒草:象征着历史的伤痛与沉重。
  5. :象征着精神的寄托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岭给人怎样的感觉?
    A. 温柔 B. 磅礴 C. 静谧

  2. 诗人希望在何处留诗?
    A. 河边 B. 素壁 C. 树下

  3. 诗中“少陵”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王维与苏辙的作品同样描绘了自然美,但王维的诗更加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而苏辙则在欣赏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孤独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集》
  • 《苏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