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送春》

时间: 2025-01-19 22:40:50

送春归去杏花残。

妆镜慵开半亸鬟。

斜月朦胧骨玉栏。

被儿单。

只耐东风一夜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春归去杏花残。妆镜慵开半亸鬟。斜月朦胧骨玉栏。被儿单。只耐东风一夜寒。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离去,杏花也凋零了。妆镜懒得打开,头发随意披散。斜月朦胧,映照着玉栏杆。被子单薄,抵挡不住东风带来的寒意。

注释:

  • 杏花:杏树开出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凋零。
  • 妆镜:化妆用的镜子,象征女性的妆容与打扮。
  • 亸鬟:指松散的发髻,形容懒散的状态。
  • 斜月:指斜挂的月亮,增添了夜色的朦胧感。
  • 骨玉栏:指雕刻精美的栏杆,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优雅。
  • 被儿单:指被褥单薄,暗示寒冷的天气。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传达与传统的春去秋来、花落人亡的主题相吻合,表现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寒冷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澎,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风格优雅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诗歌鉴赏:

《忆王孙·送春》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感伤的雅致诗作。开篇“送春归去杏花残”,将春天的离去与杏花的凋零相联系,生动地表达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紧接着提到“妆镜慵开半亸鬟”,将女性的懒散妆容与春天的离去相映衬,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活的倦怠。

“斜月朦胧骨玉栏”,用“斜月”与“玉栏”营造出一种优雅而朦胧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此刻感受到孤独和寂静。最后一句“只耐东风一夜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春冬交替的无奈,以及对温暖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送春归去杏花残:春天离去,杏花凋零,暗示春天的短暂。
    2. 妆镜慵开半亸鬟:女性懒散,未打理妆容,体现对生活的疲惫感。
    3. 斜月朦胧骨玉栏:月光映照,环境优雅,却也渗透着孤独。
    4. 被儿单:被褥薄,抵挡不了寒冷,象征着对温暖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杏花凋零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拟人:通过“送春”表现出春天的离去具有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逝去与女性的懒散,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寒冷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沉。

意象分析:

  • 杏花:春天的代表,象征美好与短暂。
  • 妆镜:女性的自我形象与内心状态的反映。
  • 斜月:孤独的感觉,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玉栏:典雅的象征,体现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 东风:春风与寒冷的对比,传达了对温暖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杏花”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 D. 夏天
  2. “妆镜慵开半亸鬟”中“慵”字的意思是?

    • A. 忙碌
    • B. 懒惰
    • C. 快乐
    • D. 伤心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喜悦
    • B. 伤感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忆王孙·送春》和《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春望》更着重于国家的忧虑,而《忆王孙·送春》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