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道上有述怀郑二宣》
时间: 2024-10-22 19:32: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下菰蒲有雁声,晓骖初发宿寒轻。
新知乍别孤吟倦,旧国重来百感生。
黄叶闭门逢野寺,白波侵郭见江城。
家林暂别堪惆怅,翻忆浮丘海上行。
白话文翻译:
在露水滋润的菰蒲旁,传来了雁的鸣叫,
清晨的骏马刚刚启程,驱散了宿夜的寒气。
新朋友初次分别,孤独吟唱让我感到疲倦,
重回故乡,百感交集涌上心头。
黄叶在门外,偶然遇见了野外的小寺,
白浪拍打着城郭,让我看到江边的城池。
暂时离开家乡的树林,让我感到惆怅,
不禁回忆起在海上行驶的浮丘。
注释:
- 菰蒲:水生植物,常生长在水边,具有象征意义。
- 晓骖:清晨出发的马车。
- 孤吟:独自吟唱,表露孤独之感。
- 百感生:百种情感涌现。
- 黄叶:秋天的象征,暗示时光流逝。
- 白波:波浪的颜色,象征江河的浩渺。
- 郭:指城郭,城墙围绕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鸿,明代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
《海口道上有述怀郑二宣》写于林鸿回乡途中,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变迁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林鸿在回乡路上的心境,浸润在清晨的露水与雁声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思乡之情。“露下菰蒲有雁声,晓骖初发宿寒轻”开篇描绘了清晨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出行的氛围,然而随之而来的孤独感却让诗人倍感疲惫。接下来的“新知乍别孤吟倦”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短暂,尤其在分别之后的孤独感更加明显。
“旧国重来百感生”深刻地道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回到旧地,内心的感情被唤醒,仿佛旧时的记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黄叶闭门逢野寺,白波侵郭见江城”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及乡愁加深了诗的情感厚度,黄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白波则隐喻着故乡的变化,这种对比让人更加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家林暂别堪惆怅,翻忆浮丘海上行”则是对离别的感慨,浮丘象征着诗人在海上旅行时的经历与回忆,令人感受到一种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彷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下菰蒲有雁声:清晨的露水滋润了菰蒲,伴随着雁的叫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晓骖初发宿寒轻:早晨的马车刚刚启程,驱散了夜间的寒气,象征新的开始。
- 新知乍别孤吟倦:刚刚与新朋友分别,感到孤独而疲倦,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脆弱。
- 旧国重来百感生:重回故乡,内心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 黄叶闭门逢野寺:秋天的黄叶在门外,偶然遇见了偏僻的小寺,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 白波侵郭见江城:波浪拍打着城郭,眼前的江城,显示出故乡的变化。
- 家林暂别堪惆怅:暂时离开家乡的树林,心中感到惆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翻忆浮丘海上行:回忆起在海上漂流的经历,唤起对往昔的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波侵郭”,将波浪比作侵袭,生动形象。
- 对仗:如“新知乍别”和“旧国重来”,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意象:用自然景象寄托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对过往的回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无奈,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水:象征清新与宁静,亦暗示时间的短暂。
- 菰蒲:水边植物,代表生机与自然。
- 雁声: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
- 黄叶:时光流逝的象征,暗示秋天的孤独。
- 白波:象征故乡的变化与流动的时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新知乍别”是指什么?
A. 新朋友的来临
B. 新朋友的分别
C. 旧友的重聚
D. 旧国的回忆 -
“黄叶闭门逢野寺”中,黄叶象征什么?
A. 生机
B. 时光流逝
C. 家庭
D. 忘记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旅行的快乐
B. 思乡与孤独
C. 对友谊的赞美
D. 自然景色的描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林鸿的《海口道上有述怀郑二宣》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强调人生的变迁与孤独,后者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归属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林鸿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