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药书涉猎记从前,济世平生不爱钱。
敢谓清廉夸品节,养生窃幸有良田。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研究过医书,终生致力于济世,淡泊名利。
我敢说自己清白正直,品德高尚,能有良田养生,实属幸运。
注释:
- 药书:指医学书籍,这里强调作者对医学的研究。
- 涉猎:泛指对某事物的研究或探讨。
- 济世:帮助世人、拯救众生,强调作者的志向。
- 不爱钱:表示不追求金钱,强调清贫的生活态度。
- 清廉:形容为人正直,没有贪污腐败的行为。
- 品节:品德和节操。
- 养生: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窃幸:暗自庆幸,感到幸运。
典故解析:
- 济世:古代思想家常提及的理想,强调士人应以帮助他人为己任。
- 清廉:与古代文人理想相符,许多文人以清白自持为荣,如陶渊明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履廷,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与个人的志向,风格朴实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对清白与正直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庞履廷对医术的热爱与追求,强调了他在物质世界中的淡泊与对金钱的无欲。诗中展现了深厚的道德情怀,诗人自信地宣称自己“敢谓清廉夸品节”,显示出对个人品德的自豪和对社会价值的坚定信念。
全诗以“药书涉猎”开篇,表明了诗人对医学的深入研究,这不仅是职业的选择,更是他对人类生命的关怀。接着提到“济世平生不爱钱”,直接点出诗人的价值观:帮助他人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而不是金钱的积累。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敢谓清廉夸品节,养生窃幸有良田”中,诗人虽然有良田,但他更重视的是清白的品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自我安慰式的“窃幸”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知足与感恩。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药书涉猎记从前”:诗人回顾自己对医书的研究,表明了其治病救人的志向。
- “济世平生不爱钱”:强调为人处世的原则,金钱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标。
- “敢谓清廉夸品节”:直言自己的品德,勇于自我肯定。
- “养生窃幸有良田”:虽有土地,但更感激于自己能保持身心健康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济世”和“不爱钱”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诗人高尚的品德。
- 夸张:在“敢谓清廉”中表现出诗人对自己道德的自信。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追求清白与正直的生活态度,强调人应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平衡。
意象分析:
- 药书:象征智慧与知识,代表诗人追求的职业理想。
- 良田:象征物质基础,为诗人的健康与生活提供保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 A. 热爱
B. 无所谓
C. 蔑视
D. 追求 -
“敢谓清廉夸品节”中的“清廉”指的是: A. 富有
B. 贪婪
C. 正直
D. 暴躁 -
诗中提到的“养生”主要是指: A. 追求金钱
B. 享受生活
C. 保持健康
D. 学习医术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清白生活的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自然之美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庞履廷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强调对清白生活的追求,但庞更注重社会责任,而陶则更侧重个人修养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庞履廷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