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与高五秀才馆林八员外宅》

时间: 2025-01-19 19:55:33

远别悠悠叹二难,多君留饮故情欢。

生涯祇合尊前醉,功业无劳镜里看。

落叶走阶风动晚,古梅临水月侵寒。

何因得似龙门叟,野艇终身一钓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别悠悠叹二难,多君留饮故情欢。
生涯祇合尊前醉,功业无劳镜里看。
落叶走阶风动晚,古梅临水月侵寒。
何因得似龙门叟,野艇终身一钓竿。

白话文翻译:

远离故乡,心中感叹人生的艰难,然而与朋友的留饮,依然令人开心。
人生只需在酒杯前陶醉,无需在镜子里追逐功名。
傍晚的风吹动落叶,古老的梅树映照在寒冷的月光下。
为何我能像龙门的钓者,悠然地在野艇上垂钓一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心情沉重。
  • 二难:指人生的艰难与困惑。
  • :指朋友,古时称呼。
  • 尊前:酒杯前,表示饮酒的场合。
  • 功业:指做成的事业或成就。
  • 镜里看:指在镜子中照见自己的容貌,象征追逐名利。
  • 落叶:秋冬季节落下的树叶,象征时间的流逝。
  • 古梅:指古老的梅树,象征坚韧与高洁。
  • 龙门叟:传说中的老者,象征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
  • 野艇:指田野或河流中的小船,象征闲适的生活。

典故解析:

  • 龙门叟:出自《庄子》。意指追求一种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鸿,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风常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哲思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冬夜,诗人可能在与朋友高五秀才共饮时,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友人的陪伴,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闲适人生的向往。

诗歌鉴赏:

《冬夜与高五秀才馆林八员外宅》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林鸿通过对饮酒、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诗人以“远别悠悠叹二难”入手,直接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然而接下来的“多君留饮故情欢”让人看到在艰难的生活中,朋友间的情谊依然给人以温暖和快乐。

在“生涯祇合尊前醉,功业无劳镜里看”中,诗人提出了一种洒脱的生活观:人生的意义在于及时享乐,而不必过于追逐名利。在夜晚的景象中,落叶与古梅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冷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

最后一句“何因得似龙门叟,野艇终身一钓竿”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悠然自得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人生哲理的结合,传达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淡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别悠悠叹二难:远离故乡,心中感叹人生的艰难与困惑。
  2. 多君留饮故情欢:与朋友共饮,感受到往日情谊的欢乐。
  3. 生涯祇合尊前醉:人生在世,唯有在酒杯前陶醉。
  4. 功业无劳镜里看:名利无需在镜子中照见,形象不重要。
  5. 落叶走阶风动晚:傍晚的风吹动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
  6. 古梅临水月侵寒:古梅树映照在水中,月光寒冷,渗透出宁静感。
  7. 何因得似龙门叟:为何能像龙门叟一样悠然自得。
  8. 野艇终身一钓竿:在野艇上垂钓,象征着闲适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饮酒,表达生活的态度。
  • 对仗:如“功业无劳,镜里看”形成平衡,增强韵律感。
  • 意象:落叶、古梅等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在面对困境时应珍视友情和酒中欢愉,倡导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向往自然与闲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古梅:象征坚韧、高洁的品格。
  • :象征人生的快乐和放松。
  • 龙门叟: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追求自由与恬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难”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困境
    b) 人际关系的困扰
    c) 自然环境的恶劣

  2. 诗人对待功名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无所谓
    c) 反对

  3. “古梅临水”中的“古梅”象征什么?
    a) 年龄
    b) 坚韧与高洁
    c) 美丽

答案:

  1. a) 生活的困境
  2. b) 无所谓
  3. b) 坚韧与高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描写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林鸿的诗更强调对饮酒的享受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而王维则更注重离愁别绪的情感。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林鸿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