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3:52:49

僦居郊宫时,皓皓流秋月。

及此逢长至,庭中积白雪。

回斡洪覆功,变化转眉睫。

营营良足鄙,悠悠讵不察。

守志不温饱,从人递倾轧。

学道苟无成,愧此玄鬓发。

随时尚勉旃,硕果丛芽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诗 其一
作者: 甘禾 〔清代〕

僦居郊宫时,皓皓流秋月。
及此逢长至,庭中积白雪。
回斡洪覆功,变化转眉睫。
营营良足鄙,悠悠讵不察。
守志不温饱,从人递倾轧。
学道苟无成,愧此玄鬓发。
随时尚勉旃,硕果丛芽茁。

白话文翻译

在郊外宫殿居住时,皓洁的秋月照耀着大地。
如今正值夏至,庭院中却堆积着白雪。
回首往昔的辉煌,变化就在瞬息之间。
忙忙碌碌的人们满足于眼前的琐事,
悠然自得却又不自知。
坚守理想却不温饱,常常被他人所压迫。
修习道理若无所成,心中愧疚白发渐生。
随时保持学习的态度,硕果才会从根茁壮成长。

注释

字词注释

  • 僦居:租住,居住。
  • 皓皓:形容月光明亮。
  • 长至: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 积:积累,堆积。
  • 洪覆功:指华丽的成就。
  • 营营:忙碌、琐碎的生活。
  • 不察:不自觉,不明白。
  • 守志:坚持自己的理想。
  • 温饱:指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 玄鬓:黑色的头发。
  • 勉旃:努力,勉励。
  • 硕果:丰硕的果实,象征成果。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古典典故,但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甘禾,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作闻名。其作品多描写生活感悟,关注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变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思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杂诗 其一》以其清新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开篇以“皓皓流秋月”描绘出高远而清冷的夜空,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以“庭中积白雪”对比夏至的时节,表现出时光的无常与生命的变迁。诗人通过“回斡洪覆功”,反思过往的成就与现状的差距,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

诗中“营营良足鄙,悠悠讵不察”一句,描绘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迷失自我的状态,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嘲讽。而“守志不温饱,从人递倾轧”则直接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竞争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以“随时尚勉旃,硕果丛芽茁”结束,虽然面对人生的困境与挫折,但仍然保持着努力向上的态度,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僦居郊宫时,皓皓流秋月。”:描述诗人居住的环境,月光明亮,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及此逢长至,庭中积白雪。”:展现时间的流逝,夏至时节却有冬雪,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 “回斡洪覆功,变化转眉睫。”:反思过往的成就,变化就在瞬间,如同眨眼间的事。
  • “营营良足鄙,悠悠讵不察。”:忙碌的人们只顾眼前的琐事,而不自觉地失去了方向。
  • “守志不温饱,从人递倾轧。”:追求理想却不能温饱,时常受到他人的压迫与斗争。
  • “学道苟无成,愧此玄鬓发。”:修习道理却未有成就,白发愧对自己。
  • “随时尚勉旃,硕果丛芽茁。”:即使面对困难,仍要努力学习,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季节的景象,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隐喻:用“白雪”象征困境,用“硕果”象征理想的实现。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使其与人类命运相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展现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孤独、理想与清冷。
  • 白雪:象征困境与无常。
  • 苍白的头发:象征岁月流逝与无奈。
  • 硕果:象征努力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至”指的是哪个节气? A. 冬至
    B. 夏至
    C. 春分
    D. 秋分

  2. 诗人对忙碌生活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反思
    C. 忽视
    D. 逃避

  3. “白雪”在诗中象征着: A. 冷静
    B. 困境
    C. 美好
    D. 富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现战争后的凄凉与对理想的追求。
  • 李白《月下独酌》:探索孤独与理想的主题。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甘禾的《杂诗 其一》更加强调人生的变化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意境上虽有不同,却都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