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萤苑怀古》
时间: 2025-01-06 15:32: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柳摇愁,夕阳催暝,可怜梦里芜城。自琼花谢后,早粉黛飘零。叹当日河边士女,断燐衰焰,都化流萤。问凄凉谁吊黄昏,犹有箫声。翠桡暂倚,玉钩斜荒草青青。算艳冢秋深,离宫夜老,留得残星。不照画眉帘子,无聊处雨灭还明。诉兴亡遗恨,招凉人语疏灯。
白话文翻译:
疏落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夕阳催促着夜幕降临,令人不胜惆怅的是,梦中却依然是那荒芜的城池。自从琼花凋谢后,早已粉妆的妃子们也随之飘零。我不禁感叹当年河边的士女,曾经的灯火阑珊,如今都化作了流萤。是谁在黄昏中感到凄凉,仍有箫声回荡。翠色的船只暂时倚靠在岸边,玉钩般的船桨斜靠在生长着青青荒草的地方。算来艳冢已深秋,离宫的夜色也渐渐苍老,只剩下残星一颗。那颗星光不再照耀画眉的帘子,在这无聊的地方,雨水扑灭了光亮,依旧显得明亮。诉说着兴亡的遗恨,招引着凉风中人们的低语与疏灯的微光。
注释:
- 疏柳:稀疏的柳树,象征着孤独和惆怅。
- 芜城:荒芜的城池,暗指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
- 琼花:美丽的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流萤:萤火虫,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记忆。
- 箫声:古筝的声音,代表一种哀伤的情感。
- 翠桡:绿色的船只,象征游荡与游子。
- 艳冢:美丽的坟墓,暗示着已逝去的美好。
- 离宫:指离开宫廷,象征着失落的权势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1685-1760),清代诗人,字景临,号白兰,晚号梅溪居士,江苏扬州人。其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以个人情感为核心,融入历史文化背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及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扬州慢·萤苑怀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诗人以“疏柳摇愁”开篇,直接引入了情感的基调。柳树的摇曳与夕阳的催促,营造出一种氛围,令人感到忧愁与惆怅。接着提到梦中的“芜城”,不仅反映出个人的失落感,也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琼花谢后”来象征失去的美好,流露出对逝去青春和往日繁华的深切怀念。“叹当日河边士女,断燐衰焰”,则是对往昔恋情的追忆与叹息。诗中不断出现的流萤意象,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无尽思念的象征。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问凄凉谁吊黄昏”引入对孤独的思考,依然有箫声在耳边回响,营造出一种孤独却又美丽的氛围。“翠桡暂倚,玉钩斜荒草青青”,描绘了船只与自然的和谐,象征着游子在生活的奔波中,依然渴望宁静与安逸。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爱情与生命的思考,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柳摇愁,夕阳催暝:柳树的稀疏与夕阳的西沉,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 可怜梦里芜城:梦中充满了对荒芜城市的无奈和可怜。
- 自琼花谢后,早粉黛飘零:比喻青春与美好的事物已然凋亡。
- 叹当日河边士女:感叹曾经的爱情与美好时光。
- 断燐衰焰,都化流萤:灯火的熄灭与流萤的出现,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
- 问凄凉谁吊黄昏,犹有箫声:在黄昏的孤寂中,仍有音乐的回响。
- 翠桡暂倚,玉钩斜荒草青青: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对生活的向往。
- 算艳冢秋深,离宫夜老,留得残星: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失去。
- 不照画眉帘子,无聊处雨灭还明:描绘了孤独的境地与内心的孤寂。
- 诉兴亡遗恨,招凉人语疏灯:总结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萤比作逝去的往事,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通过“夕阳催暝”等描写,使自然景物充满情感。
- 对仗:运用工整的对仗句式,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传达了孤独、失落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孤独与思念。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流萤:象征对往事的追忆。
- 箫声:传达出哀伤的情感。
- 残星:象征着微弱的希望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疏柳摇愁”所描绘的情感是什么?
- A. 欢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琼花谢后,早粉黛飘零”中“琼花”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生活的压力
- C. 友谊的破裂
-
诗中的“流萤”意象象征着什么?
- A. 希望
- B. 逝去的往事
- C. 自然的宁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忆江南》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酒的寄托。
- 杜甫《春望》:描绘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情感更为激烈。
通过对比,黄燮清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往事的细腻回忆与感慨,而李白与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直接反应与情感的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