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山庵二首》
时间: 2025-01-19 22:37: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戏题山庵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封高四尺宁从险,穴锢三泉岂不愚。
客过唐陵悲石马,盗穿秦冢得金凫。
蛩吟不必人歌挽,鸡絮那无客吊孤。
自作铭诗差实录,免教人谤退之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庵的感慨。尽管庵高达四尺,依然宁愿面临险峻的环境,也不愿隐藏在三泉之中,这难道不是愚蠢吗?有客经过唐陵,感叹石马的悲哀;盗贼则在秦冢中挖掘,得到了金色的凫。蛩虫的鸣叫不必借助他人的哀歌,鸡毛飘零又岂会有人来为孤独者哀悼?我自己作铭诗只是为了记录真实,免得他人借此谤我,退我之谀。
注释:
- 封高四尺:山庵的高度。
- 穴锢三泉:指隐居在深山中,象征与世隔绝。
- 唐陵:指唐朝的皇帝墓地,这里有悲哀的石马。
- 秦冢:指秦朝的皇帝的墓,象征盗贼的贪婪。
- 蛩吟:指蟋蟀鸣叫。
- 鸡絮:鸡毛,象征轻薄的东西。
- 铭诗:铭刻的诗句,表示作者的自我表达。
典故解析:
- 唐陵:唐朝的历史背景下,常常提到的皇帝和陵墓,象征历史的悲哀与沧桑。
- 秦冢:与秦始皇有关的典故,暗示历史的财富与盗贼的贪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字景舜,号夷甫,性情豪放,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士人的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感受到历史的悲凉与个人的孤独,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庵的高耸和隐居的愚昧,反映出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人首先以“封高四尺宁从险”开篇,表达对高处险境的选择,反映出一种勇敢与不屈的精神。接着提到唐陵与秦冢,诗人以历史的悲剧揭示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是多么的无意义,盗贼的贪婪与石马的哀伤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蛩吟不必人歌挽”一句,彰显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由的理解,强调自我表达的重要性,拒绝他人的同情与哀悼。最后两句则表明诗人希望以自己的诗作记录真实,免受他人谤言与谄媚的影响,表现出一种清醒而坚定的个人态度。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封高四尺宁从险:选择高处,宁愿面对险境,表现出一种勇气。
- 穴锢三泉岂不愚:与其隐匿在三泉中,不如勇敢面对现实,反映出对庸碌生活的否定。
- 客过唐陵悲石马:经过唐陵时,感叹石马的悲哀,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 盗穿秦冢得金凫:盗贼在秦冢中挖掘,获得金色的凫,暗示对物质的贪婪与对历史的亵渎。
- 蛩吟不必人歌挽:蟋蟀的鸣叫无需他人哀悼,强调独立的个体价值。
- 鸡絮那无客吊孤:鸡毛飘零,象征轻薄,说明孤独者无以为念。
- 自作铭诗差实录:自己作诗以记录真实,表现出自我意识的觉醒。
- 免教人谤退之谀:避免他人的谤言与谄媚,强调诚实与真实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唐陵的石马”与“秦冢的金凫”比喻历史的沧桑与贪婪。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历史与个人的选择,强调自我价值与真实的表达,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庵:象征隐居与内心的宁静。
- 唐陵:象征历史的悲哀。
- 秦冢:象征对财富的追求与贪婪。
- 蛩吟:象征自然与生命的真实。
- 鸡絮:象征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封高四尺”是指什么?
A. 山庵的高度
B. 石马的高度
C. 秦冢的高度
D. 蛩虫的高度 -
诗中提到的“唐陵”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悲哀
C. 喜悦
D. 忘却 -
“自作铭诗差实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历史的漠视
B. 对个人真实的追求
C. 对他人评价的关注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感慨。
- 《春望》:杜甫的诗,反映了对历史的沉痛思考。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通过历史的背景反映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刘克庄更强调个体的选择与真实,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的苦难与历史的悲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