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与立上舍》

时间: 2024-09-19 21:24:44

汉唐科目各招延,中者端如拾芥然。

明水赋曾拘八韵,大廷策亦限三篇。

窃窥古调谐轩律,留取高吟和舜弦。

圣代作人添舍法,祝君走马止三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唐科目各招延,中者端如拾芥然。
明水赋曾拘八韵,大廷策亦限三篇。
窃窥古调谐轩律,留取高吟和舜弦。
圣代作人添舍法,祝君走马止三年。

白话文翻译:

汉朝和唐朝的科举考试各有所长,成功者如同捡起芥草般容易。明代的赋体限制了八个韵脚,而大庭的策论也仅限于三篇。暗自窥探古代的音律调和,愿能留下一曲高歌来和韵舜的琴声。愿在这个圣明的时代,做人才会增加新的作法,祝你骑马奔走,止步在三年之内。

注释:

  • 汉唐:指汉朝和唐朝,历史上科举制度的发源与发展。
  • 中者:指考中或取得成功的人。
  • 拾芥:比喻轻而易举之事。
  • 明水赋:指明代的赋体诗,具有特定的韵律限制。
  • 高吟和舜弦:舜是古代的贤君,舜弦指的是他的音乐,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
  • 圣代:指明君治下的美好时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仪,号石泉,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生活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历史,作品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刘克庄诗风豪放,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科举制度的思考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通过对古代和当代科举的对比,展现了对人才选拔的期待和对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答王与立上舍》是一首反映科举制度与个人理想的诗作。诗中开篇通过对汉唐时代科举的称赞,表达出对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认可与向往,认为当时成功者的机会较多,如同“拾芥”一般容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代的赋体和策论的限制则让这个过程变得艰难,诗人对此感到无奈。

接着,诗人转向对古代音乐的向往,提到希望能高歌和谐,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的赞美以及对现代艺术的失落感。最后,诗人在祝福中提到“走马止三年”,既是对朋友的期许,也隐含了对个人理想实现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与对现实的失望,深刻反映出其对人才选拔制度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刘克庄在这首诗中,并不仅仅是表达个人情感,更是在为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呼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唐科目各招延:表述汉唐时代科举的广泛与盛行,成功者层出不穷。
  • 中者端如拾芥然:形容考中者如捡起草芥一样容易,强调科举的公平与机会。
  • 明水赋曾拘八韵:提及明代赋体的韵律限制,表现出对当代文化的批评。
  • 大廷策亦限三篇:说明大庭的策论也有篇幅限制,展现科举的局限性。
  • 窃窥古调谐轩律:诗人暗自窥探古代音律,表明对古典文化的向往。
  • 留取高吟和舜弦:希望能留下高雅的音乐,与古代贤君舜的琴声相和。
  • 圣代作人添舍法:希望在这个盛世中能增添对人才的选拔法则。
  • 祝君走马止三年:祝福朋友在三年内能有所成就。

修辞手法:

  • 对比:汉唐与明代科举的对比,展现出时代的变化与对人才选拔的批判。
  • 象征:诗中提到的“舜弦”象征着高雅的文化传统,表现出诗人的追求。
  • 比喻:用“拾芥”比喻成功的容易,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古代科举制度的认可与对现代制度的失望,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比与象征,传达出对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唐:象征着辉煌的历史与文化。
  • 明水赋:代表着当代文化的局限性。
  • 舜弦:象征高雅、和谐的音乐与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唐时代的科举考试在诗中被比喻为何? A. 拾芥
    B. 拾米
    C. 拾果

  2. 诗中提到的“舜弦”象征什么? A. 现代音乐
    B. 高雅的文化
    C. 战争的乐器

  3. 刘克庄生活在哪个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
  • 《春江花月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哲思,与刘克庄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刘克庄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