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游天台云卧往》
时间: 2025-01-08 02:59: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半月陪杖屦,此别情讵忘。
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
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
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
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
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
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
白话文翻译
半月来陪伴着行走,这次的离别之情怎能忘怀。
一生中有两位知心朋友,我们的踪迹常常相互遥望。
这次旅行是天意安排的,我们在檐下雨声中对床夜话。
在旅途中结识了心灵相通的朋友,身处异地却感觉如同在家乡。
为何这么快就要离去,乘船前往天台山。
我知道你喜爱奇异的景观,赤城山上有着绚丽的霞光。
如果遇到五百罗汉,请他们问我现在的行踪。
我的诗骨依旧瘦削未变,但双鬓已被尘世的风霜染白。
注释
- 杖屦:指行走。
- 讵忘:怎能忘怀。
- 知心:指知己朋友。
- 兹游:这次旅行。
- 天相之:天意安排的。
- 檐雨对夜床:在檐下雨声中对床夜话。
- 心朋:心灵相通的朋友。
- 天台航:前往天台山的船。
- 赤城:山名,位于浙江天台山。
- 五百尊:指五百罗汉。
- 行藏:行踪。
- 诗骨:指诗人的精神风貌。
- 双鬓尘已苍:双鬓已被尘世的风霜染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利登在与友人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诗中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和即将分别的情景,抒发了深沉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半月陪杖屦”和“平生两知心”表达了与友人深厚的情谊和长久的交往。而“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后文“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和“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则表达了即将分别的无奈和对友人未来的祝愿。最后两句“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则是对自己现状的感慨,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不变的诗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月陪杖屦:描述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
- 此别情讵忘: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
- 平生两知心:强调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 踪迹长相望:表达了彼此的牵挂。
- 兹游天相之:指这次旅行是天意安排的。
- 檐雨对夜床:描绘了与友人共度的具体场景。
- 旅行得心朋:表达了在旅途中结识了心灵相通的朋友。
- 在客如家乡:形容身处异地却感觉如同在家乡。
- 如何遽此去:表达了即将分别的无奈。
- 泛彼天台航:指友人将乘船前往天台山。
- 知君爱奇观:表达了对友人爱好的了解。
- 赤城有霞光:描绘了天台山的美景。
- 傥逢五百尊:希望友人能遇到五百罗汉。
- 问我今行藏:希望友人能询问自己的行踪。
- 诗骨瘦未改:表达了自己诗心的不变。
- 双鬓尘已苍:感慨岁月的沧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半月陪杖屦”与“此别情讵忘”,“平生两知心”与“踪迹长相望”。
- 比喻:如“诗骨瘦未改”比喻诗心的不变。
- 拟人:如“檐雨对夜床”将檐雨拟人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离别。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和即将分别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离别的不舍。同时,也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不变的诗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杖屦:行走的象征。
- 檐雨对夜床:共度时光的具体场景。
- 天台航:分别的目的地。
- 赤城有霞光:天台山的美景。
- 五百尊:五百罗汉,象征佛教的圣者。
- 诗骨瘦未改:诗心的不变。
- 双鬓尘已苍:岁月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半月陪杖屦”中的“杖屦”指的是什么? A. 行走 B. 睡觉 C. 吃饭 D. 读书
-
诗中“兹游天相之”中的“天相之”是什么意思? A. 天意安排的 B. 天上的景象 C. 天地的和谐 D. 天边的风景
-
诗中“诗骨瘦未改”中的“诗骨”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身体 B. 诗人的精神风貌 C. 诗人的笔墨 D. 诗人的才华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利登《别游天台云卧往》与王维《送别》:两者都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但利登的诗更多地描绘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和即将分别的情景,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唐宋诗词鉴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