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其一》

时间: 2025-01-08 02:42:55

圣域久芜漫,功利时竞趋。

管晏苟有实,安必世唐虞。

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

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馀。

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

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兴 其一 利登 〔宋代〕 圣域久芜漫,功利时竞趋。管晏苟有实,安必世唐虞。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馀。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长久以来,圣人的领域被荒废,人们追逐功利。管仲和晏婴如果有实际的才能,何必一定要世代都是唐虞盛世呢?周公和孔子的心胸开阔,多亏了伊洛地区的儒者传承。自古以来,端正自己的心,治理国家确实有余力。那些在典午时期的人,相互学习谈论清虚之道。不知道千年之后的人们,看待我们现在又是怎样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圣域:指圣人的境界或领域。
  • 芜漫:荒废,杂乱无章。
  • 功利:追求实际利益。
  • 管晏:管仲和晏婴,春秋时期的政治家。
  • 唐虞:指尧舜时代,古代的理想盛世。
  • 开明:心胸开阔,思想开明。
  • 周孔:周公和孔子,古代的圣人。
  • 伊洛儒:指伊洛地区的儒者,传承儒家思想。
  • 正其心:端正自己的心志。
  • 平治:治理国家。
  • 典午时:指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 清虚:指清静无为的思想。

典故解析:

  • 管晏:管仲和晏婴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们的政策和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 唐虞:尧舜时代,被视为古代的理想盛世,代表了道德和政治的最高境界。
  • 周孔:周公和孔子,周公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 伊洛儒:伊洛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儒者传承了儒家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利登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功利主义盛行、圣人思想被忽视的忧虑,以及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怀念和对未来社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圣域荒废、功利盛行的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怀念和对未来社会的期待。诗中,“圣域久芜漫,功利时竞趋”直接指出了社会的病态现象,而“管晏苟有实,安必世唐虞”则表达了对实际才能的重视,认为不必追求虚幻的理想盛世。后文通过对周孔心胸的赞美和对伊洛儒者的依赖,强调了端正心志、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典午时期清虚思想的提及,暗示了对未来社会的忧虑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域久芜漫,功利时竞趋”:直接指出圣人的领域被荒废,人们追逐功利。
  2. “管晏苟有实,安必世唐虞”:表达了对实际才能的重视,认为不必追求虚幻的理想盛世。
  3. “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赞美了周公和孔子的心胸开阔,依赖伊洛地区的儒者传承。
  4. “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馀”:强调了端正心志、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5. “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提及了典午时期的清虚思想。
  6. “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忧虑和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圣域的荒废和功利的盛行,突出了社会的病态现象。
  • 引用:引用管晏、周孔等历史人物,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
  • 反问:通过反问“安必世唐虞”,强调了实际才能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作者通过对圣域荒废、功利盛行的批判,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怀念和对未来社会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域:象征着理想境界。
  • 功利:象征着现实社会的病态现象。
  • 管晏:象征着实际才能。
  • 周孔:象征着心胸开阔和思想开明。
  • 伊洛儒:象征着儒家思想的传承。
  • 清虚:象征着清静无为的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管晏”是指哪两位历史人物? A. 管仲和晏婴 B. 管宁和晏子 C. 管仲和晏子 D. 管宁和晏婴 答案:A

  2. 诗中的“唐虞”指的是哪个时代?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尧舜时代 答案:D

  3. 诗中的“伊洛儒”指的是哪个地区的儒者? A. 伊洛地区 B. 伊水地区 C. 洛水地区 D. 伊洛河地区 答案:A

  4. 诗中的“清虚”指的是什么思想? A. 清静无为 B. 清高自傲 C. 清贫乐道 D. 清心寡欲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利登的《感兴 其一》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利登的诗更加直接和批判性,而杜甫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抒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安石诗选》:收录了王安石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