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抑夫弃之耳易之曰夫弃石》

时间: 2025-01-17 08:46:14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

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

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贵溪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抑夫弃之耳易之曰夫弃石 利登 〔宋代〕

双石巑岏倚云瘦, 背立苍苍两成丑。 不知底事忤夫君, 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 混沌初开已相守。 君兴蟠天云, 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 白日昭昭此情傃。

白话文翻译:

两块高耸的石头瘦削地倚靠在云边, 背对着站立,显得苍老而丑陋。 不知为何事触怒了夫君, 千年春风也不回头看一眼。 我虽被抛弃,但我不感到冤屈, 从混沌初开时我们就已经相守。 你如蟠龙般腾云驾雾, 我也会助你一臂之力。 最终你将化作甘霖滋润大地, 白日昭昭,这份情感依旧。

注释:

  • 巑岏(cuán wán):高耸的样子。
  • 苍苍:苍老的样子。
  • 底事:何事。
  • 忤(wǔ):触犯,违背。
  • 妾身:古代女子自称。
  • 混沌初开:指宇宙初开之时。
  • 蟠天云:形容云彩如龙蟠绕天空。
  • 为霖:化作甘霖。
  • 九地:指大地。
  • 昭昭:明亮的样子。
  • 傃(sù):依旧,保持。

诗词背景:

作者利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对相背而立的石头,隐喻了一段被遗弃的婚姻关系。诗人通过对石头的描绘,表达了对被遗弃妻子的同情和对不公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石头的形象隐喻夫妻关系,通过“双石巑岏倚云瘦”和“背立苍苍两成丑”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夫妻间的疏离和冷漠。诗中的“妾身虽弃妾不冤”表达了女子对被遗弃的不屈和坚强,而“混沌初开已相守”则强调了他们曾经的深厚情感。最后两句“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对情感永恒的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石头的拟人化描绘,传达了对婚姻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双石巑岏倚云瘦”,通过“巑岏”和“瘦”描绘了石头的形态,暗示了夫妻间的疏离。
    • 次句“背立苍苍两成丑”,用“背立”和“苍苍”进一步强化了疏离感,同时“丑”字暗示了外界对这段关系的负面评价。
    • 第三句“不知底事忤夫君”,提出了疑问,为何会触怒夫君,引发读者思考。
    • 第四句“千载春风不回首”,用“千载”和“不回首”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夫君的绝情。
    • 第五句“妾身虽弃妾不冤”,表达了女子的坚强和不屈。
    • 第六句“混沌初开已相守”,强调了他们曾经的深厚情感。
    • 第七句“君兴蟠天云”,用“蟠天云”形容夫君的腾达,暗示了他的成功。
    • 第八句“妾亦助君去”,表达了女子对夫君的支持。
    • 第九句“终当为霖九地回”,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 第十句“白日昭昭此情傃”,强调了情感的永恒。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石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行为。
    • 比喻:用“蟠天云”比喻夫君的腾达。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双石巑岏”与“背立苍苍”。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石头的形象,探讨了婚姻和情感的复杂性,表达了对被遗弃女子的同情和对情感永恒的信念。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双石:象征夫妻关系。
    • 巑岏:高耸的石头,象征夫妻间的疏离。
    • 背立:背对背站立,象征夫妻间的冷漠。
    • 苍苍:苍老的样子,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
    • 春风:象征美好的时光和情感。
    • 混沌初开:象征宇宙初开之时,强调曾经的深厚情感。
    • 蟠天云:象征夫君的腾达。
    • 为霖:化作甘霖,象征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 白日昭昭:明亮的样子,象征情感的永恒。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双石巑岏倚云瘦”描绘了什么? A. 夫妻间的疏离 B. 夫妻间的亲密 C. 夫妻间的争吵 D. 夫妻间的和解
    2. 诗中的“妾身虽弃妾不冤”表达了什么? A. 女子的软弱 B. 女子的坚强 C. 女子的无奈 D. 女子的怨恨
    3. 诗中的“终当为霖九地回”寄托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过去的怨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闺怨》:通过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无奈。
  • 诗词对比:

    • 与王昌龄的《闺怨》相比,利登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夫妻关系的隐喻和情感的探讨。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利登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被遗弃女子的同情和对情感永恒的信念。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全面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