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乡守宋监丞二首》

时间: 2025-01-01 17:41:46

牛屋渔矶在履封,晚将身世托春风。

荒原拾穗谁怜我,小队寻花屡屈公。

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

明时各遂飞潜性,去矣鞭鸾碧落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牛屋渔矶在履封,
晚将身世托春风。
荒原拾穗谁怜我,小队寻花屡屈公。
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
明时各遂飞潜性,去矣鞭鸾碧落中。

白话文翻译

在牛屋和渔矶之间的履封之地,
傍晚时分我将自己的身世寄托给春风。
在荒原上拾取谷穗,谁会怜惜我这孤独的人,
小队伍寻花,我屡次受辱于公门之下。
年老有须发如盖的我,衰弱却没有歌声赞美的文人。
在明媚的时代中,各自追求自己的本性,
我已去,驾着鸾鸟飞向碧空之中。

注释

  • 牛屋:指的是养牛的地方,隐喻乡村生活。
  • 渔矶:指的是渔民捕鱼的地方,象征闲适的生活。
  • 履封:地名,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拾穗:比喻勤劳与贫困,普通人在荒原上拾取谷穗求生。
  • 屈公:指在官场中屈辱的经历。
  • :年老的意思。
  • 须眉:指须发。
  • 明时:指明亮的时代,象征希望与繁荣。
  • 鞭鸾:驾驭神鸟,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真,号癸生,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情豪放,作品多描写边塞、山水和个人情感。他在诗歌中常融入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作品风格多变而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时代动荡,政局不稳,刘克庄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乡土的眷恋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出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饯乡守宋监丞二首》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深情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开篇描绘了牛屋与渔矶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归属感,而“晚将身世托春风”则隐喻了他对未来的无奈与寄托。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荒原上拾穗的孤独与不被怜惜的处境,表现出对世事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年老与衰弱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文人理想的渴望与失落。最后两句则是在明媚时代中,个体的追求与理想的冲突,展现出一种孤独与超脱的境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牛屋渔矶在履封:描绘乡村自然环境,表现乡土情怀。
  2. 晚将身世托春风:寄托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
  3. 荒原拾穗谁怜我:表达孤独与无助,呼唤世人的关注。
  4. 小队寻花屡屈公:在官场中的屈辱经历,反映社会现实。
  5. 耄有须眉如盖老:老态龙钟,寄托对年华逝去的感叹。
  6. 衰无歌诵美文翁:无文人歌颂,体现失落感。
  7. 明时各遂飞潜性:明亮时代中,各自追求本性。
  8. 去矣鞭鸾碧落中:象征追求自由与理想,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春风”,隐喻希望与生机。
  • 对仗:如“牛屋渔矶”,“明时各遂”,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春风被赋予寄托的能力,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乡土的眷恋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屋:象征乡村生活的安宁。
  • 渔矶:象征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 荒原:象征孤独与生存的艰辛。
  • 春风:象征希望与未来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牛屋”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乡村的生活
    • C. 官场的权力
  2. 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受如何?

    • A. 感到快乐
    • B. 感到孤独与无奈
    • C. 感到骄傲
  3. “明时各遂飞潜性”表达了什么?

    • A. 追求自由与理想
    • B. 生活的平淡
    •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刘克庄《饯乡守宋监丞二首》与杜甫《春望》:两者均反映了对国家、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刘克庄更注重乡土情怀,而杜甫则更多表达对时局的感叹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