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勋侄宰松溪》

时间: 2025-01-01 17:39:22

麦垄青黄接,花封紫皂催。

汝能驯雉否,吾亦割鸡来。

琴调谁知者,租瘢岂忍哉。

试询县斋客,莫也有澹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麦垄青黄接,花封紫皂催。
汝能驯雉否,吾亦割鸡来。
琴调谁知者,租瘢岂忍哉。
试询县斋客,莫也有澹台。

白话文翻译:

麦田的青黄交替,花朵的盛开催着紫色和白色的花。
你能驯养野鸡吗?我也可以来割鸡。
谁知道琴声的调子呢?这种租借的痛苦怎能忍受?
不妨问一下县衙的客人,那里也没有澹台的身影。

注释:

  • 麦垄:指麦子的垄沟,表示麦田的景象。
  • 青黄接:青色与黄色交替,形容禾苗的生长。
  • 花封紫皂催:紫色和白色的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
  • 汝能驯雉否:你能否驯养野鸡。
  • 吾亦割鸡来:我也可以来割鸡,暗示一种轻松的态度。
  • 琴调:指琴声的旋律。
  • 租瘢:租借的痛苦,形容心情的负担。
  • 县斋客:指县衙里的客人,可能是指官员或书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太白,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初期。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闻名,作品多以写景抒怀、咏史怀古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身处动荡的政治环境中,诗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春耕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以“麦垄青黄接,花封紫皂催”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田园画面,表现了农田的丰收与生命的勃发。而“汝能驯雉否,吾亦割鸡来”则转向人与自然的互动,既有对农事的关心,又流露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随后的两句“琴调谁知者,租瘢岂忍哉”则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无奈,琴声的悠扬与内心的苦痛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试询县斋客,莫也有澹台”则显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暗示县衙中缺乏真正的文化氛围。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麦垄青黄接”:描绘了麦田的生长状态,青色与黄色的相接展现了季节的交替。
  2. “花封紫皂催”:花的盛开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增添了生机。
  3. “汝能驯雉否,吾亦割鸡来”:与自然的互动,表明诗人愿意参与农村生活。
  4. “琴调谁知者”:对琴声的感慨,表达了与内心情感的冲突。
  5. “租瘢岂忍哉”:表达对生活压力的无奈与痛苦。
  6. “试询县斋客”:呼唤社会的关注,想要得到一些文化的慰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麦垄青黄接,花封紫皂催”,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结合,展现深层次的情感。
  • 反问:通过“谁知者”引发读者思考,增添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耕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揭示了人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麦垄:象征着农业生产与丰收的希望。
  • :代表着生命与美好,春天的象征。
  • :象征着文化与艺术,但也传达了诗人的内心孤独。
  • 县斋:代表着社会的文化环境,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麦垄青黄接”是指什么样的景象?

    • A. 秋天的田野
    • B. 春天的麦田
    • C. 冬天的雪景
    • D. 夏天的果园
  2. “汝能驯雉否”这句中的“汝”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自然界的动物
    • C. 朋友或他人
    • D. 县斋的客人
  3. 诗中提到的“琴调”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兴奋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展现了豪放的青春气息,与刘克庄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