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7:50:37

君于外物一毫轻,七聚争看锦昼行。

昔苦缿筒无路达,今欣蜡烛照天明。

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再生。

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于外物一毫轻,
七聚争看锦昼行。
昔苦缿筒无路达,
今欣蜡烛照天明。
潢池赤子思重活,
青社饥民待再生。
前哲贵分人以德,
独清不若众皆清。

白话文翻译:

你在外物中显得一丝轻松,
七个聚会争相观看华美的日子。
过去我曾因缕缕的困扰而无路可达,
如今欣喜于蜡烛照亮了前方的明亮。
潢池的赤子们渴望重生,
青社的饥民等待再次复兴。
前贤认为人与人之间应以德来分,
独自清白不如大家都能清白。

注释:

  • 外物:指外在的事物,泛指外界的影响。
  • 七聚:可能指七个聚会或社交活动。
  • 缿筒:古代用来装丝的筒,象征困境。
  • 蜡烛:象征光明和希望。
  • 潢池:指某个地方,可能是水边的乡村。
  • 赤子:比喻年轻人,带有渴望与希望的色彩。
  • 青社:指青壮年或年轻人社群,象征活力和生机。

典故解析:

“前哲贵分人以德”中的“前哲”,指古代的圣贤或哲人,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古代士人重视德行,认为人才应以品德来区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秋水,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以豪放、悲壮著称,常有社会关怀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刘克庄送别友人徐仲晦赴乡郡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社会现状的思索。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开头以“君于外物一毫轻”引入,表现出对外物的淡然态度,接着描绘了繁华的场景“七聚争看锦昼行”,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热闹与繁荣。然而,诗人并未被这种表象所迷惑,回忆起过去的艰辛生活“昔苦缿筒无路达”,流露出对困境的反思。之后转入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今欣蜡烛照天明”象征着光明的来临,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再生”则深刻揭示了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责任,诗人用“重活”和“再生”表达了对社会复兴的渴望,反映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最后两句“前哲贵分人以德,独清不若众皆清”则升华了主题,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呼吁社会的共同清白与和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于外物一毫轻:指对外界的物质追求看得很淡薄。
  2. 七聚争看锦昼行:描绘了一种热闹的社交场景,表现出人们在追求享乐。
  3. 昔苦缿筒无路达:回忆过去的困境,表现出对艰难生活的感慨。
  4. 今欣蜡烛照天明:与光明未来的对比,表达出希望的心情。
  5. 潢池赤子思重活:年轻人渴望重新生活,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6. 青社饥民待再生: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期待他们的复兴。
  7. 前哲贵分人以德: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引用古代圣贤的观点。
  8. 独清不若众皆清:主张个人的清白不如社会的整体清白,强调集体的道德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昔苦”与“今欣”,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深度。
  • 象征:蜡烛象征希望,赤子和青社象征对未来的期待与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与社会的思考,通过对比古今,表达出对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展现出希望与期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烛:象征希望与光明。
  • 潢池:象征乡土与归属感。
  • 赤子:象征年轻人对未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七聚”是什么? A. 七个朋友
    B. 七个聚会
    C. 七个地方
    答案:B

  2. “昔苦缿筒无路达”中的“缿筒”指什么? A. 一种食物
    B. 装丝的工具
    C. 一种乐器
    答案:B

  3. 诗的主题主要强调了什么? A. 个人的成功
    B. 社会的道德责任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但刘克庄更注重社会责任感,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个体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