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叔兴计议端午发家书感怀之诗》
时间: 2024-09-19 20:36: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葛香罗罢赐衣,十年风雨暗蜗庐。
浴兰纫佩怜儿女,悬艾题符徇井闾。
地胜斗墟饶赋咏,日长莲幕少文书。
欲凭尺素传深意,千里慇勤附雁鱼。
白话文翻译:
细葛和香罗已经不再是赐予的衣物,十年来经历风雨的世俗生活令人堪忧。
沐浴兰香,编织佩饰,思念着儿女,悬挂艾草,贴上符咒,祈求平安。
这里胜过斗争的市集,诗词赋咏的氛围丰富;日子漫长,闲坐莲幕下,少有文字书信。
想借一封尺素传递深厚的情意,千里之外的思念寄托在雁鱼的身上。
注释:
- 细葛:指细致的葛布,古时常用作衣物。
- 香罗:一种香气扑鼻的丝织品,通常用来制作衣物。
- 蜗庐:象征简陋的居所,形容生活的艰辛。
- 浴兰:沐浴兰花香气,象征高洁和思念。
- 悬艾:端午节悬挂艾草以驱邪避疫。
- 题符:写下符咒,求得平安。
- 尺素:细小的纸张,古人用来书信。
典故解析:
-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的节日,习俗包括吃粽子、挂艾草、佩戴香囊等。
- 雁鱼:古人常用雁与鱼比喻远方的书信,雁从北飞南,鱼则在水中游动,象征着传递情感的媒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怀见长,情感真挚,常表现对家国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端午节前夕,诗人因节日的到来而思念远方的亲人,表达了在艰难生活中对家人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次韵叔兴计议端午发家书感怀之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细葛香罗罢赐衣”,即以细腻的意象引入,展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十年风雨的经历让人倍感无奈与惆怅。“浴兰纫佩怜儿女”则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关心与牵挂,兰花的高洁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端午节习俗,如“悬艾题符”,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儿女安全健康的祝愿。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现实困境的叹息,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思念,最后以“欲凭尺素传深意”收束,表达了寄托思念的希望,留下了无限的感怀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葛香罗罢赐衣:描绘了过去的优雅,如今已不再。
- 十年风雨暗蜗庐:十年来生活艰辛,心情愁苦。
- 浴兰纫佩怜儿女:沐浴兰香,编织佩饰,寄托对儿女的思念。
- 悬艾题符徇井闾:端午节的习俗,象征祈愿平安。
- 地胜斗墟饶赋咏:生活在这里胜过市集,充满诗意。
- 日长莲幕少文书:日子悠长,但书信稀少,感情隔远。
- 欲凭尺素传深意:希望通过书信传达深厚情意。
- 千里慇勤附雁鱼:寄托思念于雁鱼,表达远方的牵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尺素”比喻书信,形象生动。
- 对仗:如“浴兰纫佩”和“悬艾题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节日的思念和对家庭的关切展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亲情的眷恋,具有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葛、香罗:象征过往的美好与优雅生活。
- 兰、艾:代表着祝福与平安,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 雁鱼:象征远方的思念与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次韵叔兴计议端午发家书感怀之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光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D. 重阳节 -
“欲凭尺素传深意”中“尺素”指的是什么? A. 信件
B. 笔墨
C. 书本
D. 纸张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生查子·元夕》 - 欧阳修
诗词对比:
《次韵叔兴计议端午发家书感怀之诗》与《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与生活的艰辛,而后者则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魅力》
- 相关学术论文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