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泛舟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女墙齾齾带斜晖,
短棹还从剡曲归。
林叶经霜浑欲尽,人家近水自相依。
逢迎俗客言多忤,颠沛穷途计易非。
雪里闭门殊不恶,故貂虽弊胜无衣。
白话文翻译:
女墙边缘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斑驳,
短桨轻轻划过曲折的水道归来。
林间的叶子经过霜打似乎快要枯尽,
而靠近水边的人家彼此依偎。
迎合世俗之客常常言语相违,
在困境中出谋划策常常不切实际。
在雪中关门并不觉得艰苦,
即使貂皮衣物破旧也胜过无衣可穿。
注释:
字词注释:
- 女墙:指墙体的一种结构,多为城墙或河岸的护墙。
- 齾齾:形容墙体凹凸不平。
- 剡曲:剡水的曲折,指水道蜿蜒。
- 经霜:经历了霜打的。
- 逢迎:迎合、讨好。
- 颠沛:形容困顿不堪的境地。
- 凶途:艰难的道路。
- 貂:指貂皮,传统上用于制作衣物。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他的诗歌多描写战争、山水、田园生活,兼具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泛舟》写于陆游晚年,反映出他对自然景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此时社会动荡,陆游在诗中自我安慰,表现了他在困境中的从容态度。
诗歌鉴赏:
陆游的《泛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山水田园诗,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女墙齾齾带斜晖”描绘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诗人以“短棹还从剡曲归”描绘了自己在水中划船的情景,体现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林叶经霜浑欲尽”描绘了秋冬季节的萧瑟,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人家近水自相依”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依赖。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人生的困境,“逢迎俗客言多忤”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感与无奈,诗人对那些迎合世俗的人的批判,展现出他对真诚和理想的坚持。“颠沛穷途计易非”体现了在逆境中的无奈与迷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
最后两句“雪里闭门殊不恶,故貂虽弊胜无衣”则是对困境的淡然态度,诗人即使在雪天闭门不出,也不觉得苦恼,反而满足于现状,即使貂皮衣物已旧,但仍然胜过没有衣物可穿的境地。这种豁达的态度,表现了陆游对生命的领悟与从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女墙齾齾带斜晖:描绘女墙在夕阳下的样子,暗示时间的流逝。
- 短棹还从剡曲归:短桨划过曲水,表现出诗人的悠然自得。
- 林叶经霜浑欲尽:霜打的林叶即将凋零,象征生命的无常。
- 人家近水自相依:人们依偎于水边,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逢迎俗客言多忤:对迎合世俗的人的批评,表现了诗人的不屑。
- 颠沛穷途计易非:在困境中策划的事情常常不切实际,表达了生活的无奈。
- 雪里闭门殊不恶:在严寒中闭门不出,表现出诗人的从容。
- 故貂虽弊胜无衣:即使衣物破旧,也胜过没有衣物的生活,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比喻人生的哲理。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情,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洒脱与从容。诗人虽身处逆境,内心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女墙:象征着生活的依托和稳定。
- 斜晖: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霜打的林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流逝。
- 雪:象征着寒冷与困境,但同时也暗示着纯洁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泛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
诗中“逢迎俗客言多忤”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迎合世俗
B. 追求名利
C. 轻视世俗
D. 对生活的热爱 -
“雪里闭门殊不恶”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无奈
C. 从容
D. 愤怒
答案:
- C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泛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与自然相融的宁静生活,但陆游更多表现了对社会的反思与个人的困境,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