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7:18:13

苏门长啸不可亲,鹿门采药更绝尘。

老死故山虽自许,掩书未免愧斯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门长啸不可亲,
鹿门采药更绝尘。
老死故山虽自许,
掩书未免愧斯人。

白话文翻译:

长吼于苏门,无法与之亲近;
在鹿门采药,更是远离尘世。
虽然我老死在故乡,心中自许;
但掩卷而思,依然感到愧对那些圣贤。

注释:

  • 苏门:指苏轼、苏辙兄弟的门第,意指文人雅士的圈子。
  • 鹿门:指采药隐居的地方,象征着隐逸生活。
  • 老死故山:老死于故乡的意思,表达对故土的眷恋。
  • 掩书:合上书本,表示思索或感慨。
  • 愧斯人:对那些有作为的人感到惭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风雨变迁,创作了大量诗词,题材广泛,尤其以爱国、怀古、抒怀见长。陆游的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读史有感三首》是陆游在阅读历史书籍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和自己处境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该首诗写于他晚年,反映了他对身世的无奈与对先贤的敬仰。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苏门长啸不可亲,鹿门采药更绝尘”中,诗人以苏门和鹿门为象征,表达了对当时士人生活的隔阂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苏门的长啸意味着对世俗的无奈与愤慨,而鹿门的采药则更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

接下来的“老死故山虽自许”,表面上看似对老死在故乡感到自得,实际上却隐含着对未能有所作为的自责与惋惜。最后一句“掩书未免愧斯人”则是对先贤的敬仰,诗人合上书本,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深深的愧疚感。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为复杂和深刻。

陆游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与思考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人形象更加立体,也更加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苏门长啸不可亲: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融入那种文人圈子,虽有长啸之志,但却无缘亲近。
  2. 鹿门采药更绝尘:隐居于鹿门,采药而远离尘世,表达了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
  3. 老死故山虽自许:虽然老死于故乡,心中自有一番自许,但实际上却感到无奈。
  4. 掩书未免愧斯人:合上书本,思考之后,对那些有作为之人感到愧疚,表明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啸”和“采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象征:苏门与鹿门分别象征着文人的理想与隐士的生活。
  • 反讽:表面上的自许和内心的愧疚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与参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陆游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愧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作品具有更为深邃的思想内涵。

意象分析:

  • 苏门:象征着文人雅士,代表一种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鹿门:象征隐逸生活,代表对世俗的超脱与向往。
  • :象征知识与智慧,合上书本则代表思考与反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苏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惑
    B. 文人雅士的圈子
    C. 隐逸的生活
    D. 乡土情怀

  2. 填空题:在诗中,陆游通过“掩书”来表达他对__的思考。

  3. 判断题:陆游在诗中对此生的选择感到完全满意。(对/错)

答案:

  1. B
  2. 自身境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陆游的诗更多强调个人理想与历史感慨,而杜甫则侧重于社会现实与国事忧患。在表达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上,两者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