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雨旧池春,谁拟幽人立。
恍记飞花唤不回,两处天涯客。
巷影积空明,斑驳银蟾色。
若待东风子细吹,一枕梨云白。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雨朦胧的旧池塘边,春天的气息弥漫,谁在这里为幽静的人儿而伫立呢?
恍惚间记起那飞舞的花瓣,却再也无法召回,那两处天涯的漂泊者。
巷子里的影子在空旷中交错,月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映出银白色的光辉。
如果等待东风轻轻吹拂,我便可以在一枕梨花的云朵下,沉沉入梦。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雨:指细雨和雾气,常用于描写朦胧的春景。
- 幽人:指隐居或心境宁静的人。
- 飞花:指飘落的花瓣,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易逝。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象征离别或思念。
- 巷影:指巷子里的光影,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银蟾:指月亮,因其形状似蟾蜍,古人称之为银蟾。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梨云:形容白色的云,似梨花般纯洁。
典故解析:
- “飞花”可以联想到“桃花流水”,意象中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东风”常与春天相联系,象征着生机与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洋,生于当代,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风格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卜算子 记梦》创作于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回忆往昔,感慨时光流逝与离别之情,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 记梦》以清新优雅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烟雨景象,勾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迷惘。首句“烟雨旧池春”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的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接下来的“谁拟幽人立”则引发了对人物的思考,幽人代表着那些在喧嚣世界中追求宁静的人,诗人似乎在此刻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渴望。
“恍记飞花唤不回”一句,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花瓣的飞舞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诗中潜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后半部分的“巷影积空明,斑驳银蟾色”将视角转向夜晚的景象,月光洒落,交织出一种宁静而微妙的美感。最后一句“若待东风子细吹,一枕梨云白”则是对未来的期盼,希望在春风的拂动下,能够再次感受到那份纯洁与梦幻。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雨旧池春:描绘春天的池塘,烟雨朦胧,带来一种幽静的氛围。
- 谁拟幽人立:设问,思考是谁在这个宁静的地方伫立,暗示孤独感。
- 恍记飞花唤不回:追忆飞舞的花瓣,流露出对逝去美好的感慨。
- 两处天涯客:指身处异地的亲友,表现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巷影积空明:描绘夜晚巷子的影子,营造出安静的氛围。
- 斑驳银蟾色:月光透过树影,形成斑驳的光影,象征宁静与美丽。
- 若待东风子细吹:期待春风的吹拂,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
- 一枕梨云白:想象在一片白色云朵中沉睡,表现梦中的纯洁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银蟾”,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被赋予“细吹”的动作,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称和和谐感,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对现状的迷惘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细腻而深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雨:象征模糊与神秘。
- 飞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梨云:象征纯洁与梦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烟雨”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
诗人对“飞花”的感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绪?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无奈 -
“东风子细吹”中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风
B. 春天的温暖
C. 秋天的凉爽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 C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梦境和回忆为主题,表现出女性细腻的情感与对过往的怀念。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但同样涉及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