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其六》

时间: 2025-01-04 09:27:44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

白话文翻译:

两座山峰近在咫尺,灵药并非普通的草木。
玄芝生长在太元山,黄精则出自长谷。
仙境如大海一般浩瀚,难道不可以洗浴于此吗?
何时能从山中取火,点燃那分寸的蜡烛?

注释:

字词注释: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原意为“手指的距离”。
  • 灵药:指具有神奇疗效的药材。
  • 玄芝:一种传说中的灵芝,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药。
  • 黄精: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滋补作用。
  • 仙都:指神仙的居所,代表一种理想的境界。
  • 供一浴:比喻在仙境中洗浴,象征着获得长生或超脱的境界。
  • 束缊:意指捆绑或束缚,这里引申为点燃的蜡烛。

典故解析:

  • 《山海经》:中国古代地理志怪书籍,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地理信息和奇异的生物。诗中提到的“灵药”、“仙都”等元素均源自此书,反映出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涉猎广泛,风格多样,融诗词、散文、书法于一体,被誉为“千古才子”。苏轼的诗风洒脱、豪放,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正值生活艰难之际,他通过对《山海经》的吟咏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

诗歌鉴赏: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六》是苏轼对古代经典的回应,展现了他对自然和超脱境界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二山在咫尺”引出,暗示着理想境界与现实生活的接近,但“灵药非草木”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理想的非凡与稀有。接着提及“玄芝”和“黄精”,这些灵草的存在仿佛在召唤人们去追寻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仙都浩如海”一句,描绘出一个广阔而神秘的理想世界,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岂不供一浴”,则是对这种理想境界的渴望与向往,似乎在呼唤着人们去追求那种超凡脱俗的存在。

最后两句“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似乎在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放下尘世的羁绊,点燃一盏微弱的烛光,照亮前行的路。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情感深邃,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两座山近在眼前,灵药却不是普通的草木,暗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提到的玄芝和黄精都是珍贵的药材,象征着稀有的理想和追求。
  •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仙境如海那样广阔,表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反映出对实现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期待有一天能够点燃希望的火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都”比作海洋,表达其浩瀚无边。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灵药象征理想与超脱,火光象征希望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追求,同时反映出对现实的思考与无奈。通过对《山海经》的引述,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结合,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二山:象征理想与现实的接近。
  • 灵药:代表稀有的理想或精神追求。
  • 玄芝、黄精:象征长生与超越的愿望。
  • 仙都:理想境界,超脱的象征。
  • 山火与蜡烛:象征追求希望与光明的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灵药非草木”中“灵药”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药草
    • B. 神奇的药材
    • C. 食材
  2. 诗中提到的“玄芝”出自哪里?

    • A. 太原
    • B. 太元山
    • C. 长谷
  3. “仙都浩如海”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向往
    • C.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六》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但苏轼的作品更强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避世空间,二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山海经》
  • 《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