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钦州》
时间: 2025-01-01 13:36: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张钦州
张孝祥 〔宋代〕
张家承平四姓侯,
门前列戟金成丘。
南来清贫家立壁,
但有万卷书满楼。
云山极观半空写,
下有花竹秀而野。
闭门读易已三年,
乐天知命忘华颠。
我行湘中识此老,
难兄莫年更枯槁。
从来戚畹须表劝,
会听鸣珂趁朝早。
衡阳小隐虽深幽,
去天尺五君无留。
貂蝉兜鍪何足道,
君必不为猿鹤羞。
白话文翻译:
张家世代安宁,家中有四个显赫的姓氏,
门前的戟像金丘一样高耸。
南方的我,家境清贫,墙壁上只有书籍,
满楼的书卷,尽是万卷经典。
云山的极高处,书写着半空的景象,
下方则是花竹相映,秀美而又野趣。
闭门读《易经》三年,
乐天知命,忘却了世俗的浮华。
我在湘中遇见了这位老者,
他的兄弟难兄,如今更加瘦弱干枯。
从来戚畹之间应当互相劝勉,
听那晨钟的鸣响,趁早去追寻。
衡阳的小隐虽然深藏幽邃,
和天相去五尺,君却无须留恋。
貂蝉的美丽和兜鍪的荣耀算不了什么,
你必定不因猿鹤的高洁而感到羞愧。
注释:
- 张家承平四姓侯:指张家世代安宁,家中有四个显贵的姓氏。
- 门前列戟金成丘:形容门前的戟高耸如丘,象征威武。
- 南来清贫家立壁:南方来的人,家境清贫,墙壁上挂满书籍。
- 万卷书满楼:形容书籍众多,知识丰富。
- 云山极观:形容高山上可以远眺的景象。
- 知命:明白自己的命运,接受现实。
- 闭门读易:闭门专心读书,特别是《易经》。
- 戚畹: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勉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华,号听雨,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作著称。他的诗词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赠张钦州》是张孝祥在与好友张钦州交往时写的,反映了他对朋友的敬重和对清贫生活的选择,表达了对知识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赠友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张钦州之间的友谊。开篇便描绘了张家门前的威武景象,反衬出张钦州虽然身处显赫之家,却选择了清贫的生活,显示出他对物质的淡泊。诗中通过“万卷书满楼”的描写,突显了张钦州的学识与智慧,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崇尚和对张的赞美。
接着,诗人提到闭门读《易经》,表明他对命运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显示出一种淡然处世的哲学。与张钦州的交流,尽管他年岁已长,形态日渐枯槁,仍然保持了一颗乐观的心态。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衡阳小隐”,意指隐居于深山之中,这样的生活虽然幽静,却也无需执念于世俗的荣华。最后以“貂蝉兜鍪”结束,强调了内在的修养和品德才是最重要的,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在对话与描写中,展现了友谊、学识、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志趣高洁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张家承平四姓侯:描绘了张家显赫的背景。
- 门前列戟金成丘:形象地表现出家族的荣光。
- 南来清贫家立壁:自述来者的身份与处境。
- 但有万卷书满楼:强调书籍的重要性。
- 云山极观半空写:描绘高处的视野开阔。
- 下有花竹秀而野: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闭门读易已三年:表现专注与内心的宁静。
- 乐天知命忘华颠:对人生的豁达与接受。
- 我行湘中识此老:引入个人经历,表达对友人的敬仰。
- 难兄莫年更枯槁:提到朋友年华易逝的感慨。
- 从来戚畹须表劝:劝说兄弟之间要互相勉励。
- 会听鸣珂趁朝早:鼓励及时追求理想。
- 衡阳小隐虽深幽: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去天尺五君无留:强调对世俗的无所留恋。
- 貂蝉兜鍪何足道:以历史人物作比,表达内心的自信。
- 君必不为猿鹤羞:鼓励朋友自信,不必因世俗的标准而感到羞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门前的戟比作金丘,形象生动。
- 对仗:如“云山极观”和“下有花竹”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书籍比作满楼的宝藏,赋予其生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张钦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知识、友谊和人生哲学的思考,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高洁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知识与智慧。
- 云山:象征高远与理想。
- 晨钟:象征时光流逝与警醒。
- 貂蝉:象征美丽与世俗的虚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万卷书”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知识
C. 权力 -
诗人闭门读书的时间是多久?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
诗中提到的“衡阳小隐”意在表达什么? A. 隐士的生活
B. 自然风光
C. 物质享受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王维
- 《山中问答》 贾岛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李白更注重豪放与饮酒的快意,而张孝祥则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李白的诗歌充满激情,张孝祥则更加沉稳,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