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游白鹿洞书院》
时间: 2025-01-06 12:39: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游白鹿洞书院
作者: 俞律 〔近代〕
特来会前生白鹿。半院寒花,扶崖低屋。
秋径萧萧,清风满地几竿竹。此时空谷。
书千卷倩谁读。岁月总成尘,早付与先忧万斛。
孤独。对青山十里,五老奇峰翠麓。
百年名利,遍三世梦中追逐。
若强使,朱子归来,更留得,当时王陆。
应怕见人间,一枕黄粱未熟。
白话文翻译
我特意来到这个白鹿书院,想要与前世的情人相会。在半院寒冷的花朵中,矮房依山而立。
秋天的小路上,萧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满地的清风拂过几竿竹子。此刻,空谷宁静。
千卷书籍,究竟会由谁来阅读?岁月总是化为尘埃,早已将忧愁的重担交给前人。
我感到孤独,面对着青山十里的壮丽,五老峰的翠绿山麓。
百年的名利,仿佛在三世的梦中追逐不息。
如果强行让朱子(朱熹)回到这里,能够留下的,只有当年的王陆。
我恐怕再见人间,只是一个黄粱梦未曾熟透。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鹿:传说中的仙境,象征高洁与理想。
- 寒花:指秋冬季节的花,意指凋零与孤寂。
- 扶崖低屋:指依山傍水的房屋,体现自然环境的幽静。
- 清风:指秋天的凉风,给人以清新之感。
- 朱子:指朱熹,南宋的著名理学家,其思想影响深远。
- 黄粱梦:源于《庄子》,比喻虚幻的美好愿望,未能实现的幻想。
典故解析:
- 朱子归来:指朱熹的理学思想影响,表达对理想学问的追求。
- 黄粱未熟: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梦想的破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律,近代诗人,其诗风清雅,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游览白鹿洞书院时,诗人受自然景色和书院历史文化的启发,将个人情感与环境相结合,反思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 游白鹿洞书院》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古诗,诗人在白鹿洞书院的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历史的厚重,内心产生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便以“特来会前生白鹿”引入,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半院寒花”、“秋径萧萧”等,既展现了秋日的凄凉之美,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接着,诗人以“书千卷倩谁读”来探讨知识与智慧的传承,感叹岁月流逝,最终化为尘埃。此时,诗人感到一种无力感,孤独地面对青山与名利的追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应怕见人间,一枕黄粱未熟”结束,强调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特来会前生白鹿:特意来到此地,追寻前世的情缘。
- 半院寒花,扶崖低屋:半院的寒花与低矮的房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凄凉的氛围。
- 秋径萧萧,清风满地几竿竹:秋天的小路上,风声瑟瑟,清新的风拂过竹子。
- 此时空谷:此刻,空旷的山谷中显得格外宁静。
- 书千卷倩谁读:千卷书籍,究竟由谁来阅读?
- 岁月总成尘,早付与先忧万斛:岁月最终化为尘埃,早已将忧虑交给他人。
- 孤独:表达诗人的孤独感。
- 对青山十里,五老奇峰翠麓:面对壮丽的青山与五老峰的翠绿。
- 百年名利,遍三世梦中追逐:百年的名利,如同在梦中追逐。
- 若强使,朱子归来,更留得,当时王陆:如果强行让朱熹回到此地,留下的也只是当时的回忆。
- 应怕见人间,一枕黄粱未熟:或许再见人世间的景象,只是一场尚未实现的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月比喻为尘埃,形象地表达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百年名利,遍三世梦中追逐”体现了对比的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理想与现实、孤独与追求、时间与生命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鹿:象征着理想与追寻的美好。
- 寒花:代表凋零与孤独的情感。
- 青山:象征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书千卷:代表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鹿”象征什么? A. 理想与追寻
B. 名利与权力
C. 友情与爱情 -
诗人感叹岁月化为尘埃,意味着什么? A.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B. 对财富的渴望
C. 对生命的否定 -
“一枕黄粱未熟”表示什么意思? A. 现实生活如梦境般美好
B. 理想未实现的失落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俞律与李白在孤独与追求主题上的不同表达,俞律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情与奔放。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俞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