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送春》
时间: 2025-01-04 09:08: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送春》
作者: 刘师培
听一曲歌残金缕。沈沈帘幕,东风暗度。
闲门嫣红,万点惨无主。恹恹人病,弄得春光迟暮。
看九曲阑干,已无复流莺软语。
春去也落花流水,毕竟春归何处。
游丝横路。那挽得韶华小住。
阅几番芳事飘零,又化作漫天飞絮。
晓梦画楼西,啼血谁怜杜宇。
白话文翻译
听着一曲金缕歌声已残。帘幕沉沉,东风暗暗吹过。
闲庭的红花,万点凋零无主。人病得无精打采,春光也随之迟暮。
看那九曲栏杆,已再也听不见流莺的柔软歌语。
春天已经离去,落花流水,春归究竟何处?
游丝横在路上,谁能留住这美好的时光?
经历了多少春华秋实,终究化作漫天飞絮。
清晨的梦里,画楼西边,啼叫的杜鹃谁来怜惜?
注释
- 金缕:指金色的丝线,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音乐。
- 沈沈帘幕:形容帘幕很重,气氛显得沉闷。
- 恹恹:形容身体虚弱,精神不振的样子。
- 九曲阑干:指一种曲折的栏杆,暗喻人生的曲折与无奈。
- 游丝:指空中飘荡的细丝,象征无形的时间和空间的流逝。
- 杜宇:杜鹃鸟,常在春季啼叫,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离去。
典故解析
在古代文学中,杜鹃鸟的啼叫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着离别与悲伤。诗中提到的“杜宇”,不仅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还表现出对逝去春光的无奈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师培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时期,正值清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表现对生命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 送春》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伤感与对春天的无限怀念。诗的开头通过“听一曲歌残金缕”引入,展现了一种音乐的残缺感,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失落。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沉闷的环境,帘幕沉沉,东风暗度,给人一种忧伤的氛围。
“闲门嫣红,万点惨无主”通过色彩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凋零与失落。接下来,诗人看着九曲的栏杆,感叹流莺的歌声已不再,春天的离去令他倍感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在“春去也落花流水,毕竟春归何处”中达到高潮,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春天的无尽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一曲歌残金缕”:引入音乐,暗示情感的残缺。
- “沈沈帘幕,东风暗度”:环境沉闷,春风似乎无法带来生机。
- “闲门嫣红,万点惨无主”:花开无主,象征春天的孤寂。
- “恹恹人病,弄得春光迟暮”:人病,春光也逐渐暗淡。
- “看九曲阑干,已无复流莺软语”:栏杆曲折,流莺不再,表现出无情的岁月。
- “春去也落花流水,毕竟春归何处”:春花已逝,思考春天的去向。
- “游丝横路”:象征时间的流逝。
- “那挽得韶华小住”:感叹时光无法停留。
- “阅几番芳事飘零,又化作漫天飞絮”:经历的美好事物终成空。
- “晓梦画楼西,啼血谁怜杜宇”:梦中的哀鸣,表现对春天的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缕”比喻美好而已逝去的事物。
- 拟人:如“流莺软语”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杜鹃:象征春天的哀伤与离别。
- 游丝:象征时间的流逝。
- 落花流水: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听一曲歌残金缕”中的“金缕”指的是什么?
- A. 金色的丝线
- B. 金钱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花
-
“恹恹人病”中的“恹恹”是什么意思?
- A. 精力充沛
- B. 身体虚弱
- C. 快乐
- D. 忧伤
-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鸟?
- A. 燕子
- B. 麻雀
- C. 杜鹃
- D. 鹦鹉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春夜喜雨》- 李白
诗词对比:
- 刘师培的《长亭怨慢 送春》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但刘师培更注重个体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融入了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情绪。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师培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