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又和外絮字韵》
时间: 2025-01-06 08:16: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作者: 屈蕙纕
怅飞尽桐花桐絮。尘锁妆楼,网萦珠户。
柳外阑干,昔时罗袖共凭处。
翠眉安在,又绿暗垂阳树。
惜逝水华年,忍更忆琐窗欢聚。
薄暮。正画帘微雨。
点点漏声频数。梦残酒醒,那复伴夜深低语。
最苦是红谢榴花,问燕子雕梁谁主。
算一例端阳佳节,两番愁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去秋来的惆怅,桐花与桐絮已飞尽,仿佛尘埃锁住了妆楼,网住了珠户。柳外的栏杆上,昔日与亲人共倚的罗袖已不见踪影。翠眉的人儿不知去向,阳树下又绿意渐深。可惜时光流逝,难以忘怀琐窗前的欢聚。薄暮时分,细雨如丝,帘子轻轻飘动,滴滴水声频频响起。梦醒酒残,夜深时再无低语伴我。最痛苦的是红榴花已然凋谢,问燕子谁在雕梁上。端阳佳节如同往昔,愁苦依旧。
注释:
- 怅:惆怅,心中感到失意。
- 飞尽:飞散、消失。
- 桐花桐絮:指桐树的花和絮,象征青春和美好时光的逝去。
- 尘锁妆楼:尘埃锁住妆楼,意指时间的流逝使得曾经的美好变得暗淡。
- 翠眉:指年轻女子的眉毛,形容女子的美丽。
- 琐窗欢聚:指在窗前的欢聚,象征亲密的社交活动。
- 薄暮:傍晚时分,象征时光的流逝。
- 榴花:石榴花,象征爱情与美好时光的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蕙纕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擅长写作以情感为主的诗词。她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在清代,女性诗人的创作受到限制,但屈蕙纕在其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她独特的视角和对社会的深切理解。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春去夏来之际,表现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借桐花与桐絮的飞散,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惆怅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诗中提到的“尘锁妆楼”和“网萦珠户”,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封闭感,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在“薄暮”时分,雨声滴滴,诗人的孤独感愈发明显,梦醒后更是无人与之低语,突显了对往昔欢聚的怀念。
此外,诗中提到的“红谢榴花”与“燕子雕梁”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主题。诗人在佳节来临之际,感受到的不是欢愉,而是愁苦的心情,显示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怅飞尽桐花桐絮:春天的美好事物已消逝,令人惆怅。
- 尘锁妆楼,网萦珠户:美丽的空间被尘埃封锁,象征青春的无奈。
- 柳外阑干,昔时罗袖共凭处:曾经的亲密场所,现在只剩下回忆。
- 翠眉安在,又绿暗垂阳树:美丽的女子不知去向,时间如树影般渐渐黯淡。
- 惜逝水华年,忍更忆琐窗欢聚: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与对过往欢聚的怀念。
- 薄暮。正画帘微雨:描绘了凄凉的薄暮与细雨,增强了情感的沉重感。
- 点点漏声频数:雨滴声反复,象征着思念的无尽。
- 梦残酒醒,那复伴夜深低语:梦醒后再无陪伴,显得孤独。
- 最苦是红谢榴花,问燕子雕梁谁主:花谢之苦,感叹岁月的无情。
- 算一例端阳佳节,两番愁度:端阳节的到来只带来更深的愁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光的流逝比作桐花的凋零,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用“问燕子”来表达对过往的追忆,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惆怅,情感深邃细腻,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人生的孤独。
意象分析:
- 桐花桐絮:象征青春和美好,飞散代表时光流逝。
- 妆楼、珠户:象征美丽的生活环境,暗示内心的孤独。
- 柳、翠眉:自然与人相结合,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薄暮、微雨:营造出凄凉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榴花:象征爱情的消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怅飞尽桐花桐絮”中,“怅”的意思是:
- A. 开心
- B. 惆怅
- C. 忧伤
- D. 疲惫
-
诗中提到的“薄暮”主要指: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D. 深夜
-
“梦残酒醒”中的“梦残”指的是:
- A. 梦中的快乐
- B. 梦的破灭
- C. 梦的美好
- D. 梦的追寻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比较屈蕙纕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但屈蕙纕的诗更侧重于环境描写与内心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深邃与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女性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屈蕙纕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