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孟东野二首》

时间: 2025-01-19 14:57:14

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

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

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孟东野二首
作者:王建

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
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
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

白话文翻译

在这黯淡的秋天,月亮显得格外昏暗,兰花失去了香气,鹤也不再鸣叫。自从东野先生去世后,附近的云山也显得冷清。老松树快要死了,却再也长不出新枝;东野先生早早就离开了人世。可是,在洛阳城里,有人依然传颂着一本关于杏子的伤感诗篇。

注释

  • 吟损:吟唱、吟咏,损坏、消减的意思。这里指吟咏的情感因秋天的凄凉而减损。
  • 东野:孟东野,即孟郊,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著称。
  • 云山:指周围的山,隐喻环境的寂静与孤独。
  • 老松:象征着生命的枯竭与无奈。
  • 杏殇诗:以杏树的悲哀为主题的诗,代表着对已故者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约730年-约788年),唐代诗人,字子建,号东野,生于河南,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王建的诗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哭孟东野二首》是王建在失去朋友孟郊后所作,反映了他对已故朋友的深切怀念。孟郊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人推崇,王建对他的哀悼不仅是对友谊的缅怀,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哭孟东野二首》以悲伤的语调,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孟郊的追忆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开头两句“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以秋天的景象引入,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心中的伤痛。接着“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将孟郊的去世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展现出一幅因悲痛而沉寂的画面。

后面的两句“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更是将生与死的主题推向高潮,老松象征着生命的尽头,而东野先生早逝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最后两句以洛阳城的客人和传世的诗作结束,既表达了对孟郊的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对友谊永恒的期望,寓意即使人已离去,精神与作品依然存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体现了王建对生命、友情及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吟损秋天月不明:在秋天的吟唱中,月亮显得暗淡无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悲伤。
  2. 兰无香气鹤无声:兰花失去了香气,鹤也不再鸣叫,暗示了环境的凄凉和生命的沉寂。
  3. 自从东野先生死:自从孟郊去世,诗人内心的悲痛愈加明显。
  4. 侧近云山得散行:周围的山也显得冷清,象征着悲痛的扩散。
  5. 老松临死不生枝:老松树快要死去,却再也长不出新枝,暗示生命的枯竭。
  6. 东野先生早哭儿:孟郊早早去世,诗人感到无比悲伤。
  7. 但是洛阳城里客:转折,说明在外的客人仍在怀念孟郊。
  8. 家传一本杏殇诗:传世的杏殇诗则是对孟郊的追思,代表了友谊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松比作生命的枯竭,强化了死亡的主题。
  • 拟人:兰花与鹤失去香气和声音,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体现了环境的悲凉。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已故友人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永恒的追求。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生命的结束与凋零。
  • 兰花:代表着高洁与美好,失去香气则反映出悲伤。
  • :象征着长寿与高雅,失声则暗示着生命的沉寂。
  • 老松:象征着古老与坚韧,然而却无法再生,体现了无奈与失落。
  • 杏殇诗:寓意着对已故者的追忆与怀念,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野”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孟郊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用来象征生命枯竭的意象是什么?

    • A) 兰花
    • B) 鹤
    • C) 老松
    • D) 月亮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
    • B) 哀悼朋友
    • C) 描写爱情
    • D) 叙述历史

答案

  1. B) 孟郊
  2. C) 老松
  3. B) 哀悼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在夜晚思念故人时的情感表达。
  • 《秋夕》:杜甫,描绘秋天的孤寂,感叹人生。

诗词对比

  • 王建 vs. 孟郊:王建的《哭孟东野二首》与孟郊的《登科后》,两者都关注友谊与人生,但王建更侧重于哀悼,而孟郊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奋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