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游日山
作者: 钱暄 〔宋代〕
原文展示
清晨渡水陟秋山,日上高原叶叶丹。
已傍松筠寻磴道,更瞻台殿倚层峦。
梁间云气蒸衣润,窗外岚光照席寒。
顾我尘劳嗟少暇,暂驱熊轼一盘桓。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渡过河水,爬上秋山,阳光照耀在高原上,树叶如火般红。
我已经靠近松竹,寻找小路,远望台殿依偎在层峦之间。
屋梁间的云气蒸腾,润湿了我的衣裳,窗外的雾光照在寒冷的席子上。
回首往事,尘世的烦劳让我无暇顾及,暂时驱走沉重的车辙,享受片刻的悠闲。
注释
- 陟: 上升,登上。
- 丹: 红色,形容秋天树叶的颜色。
- 松筠: 松树和竹子,这里指自然景物。
- 磴道: 小路,山间的小径。
- 倚层峦: 依靠在高山的层峦之上。
- 岚光: 雾气中的光线,形容窗外的景象。
- 熊轼: 指代沉重的车轼,象征生活的负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暄,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的早晨,诗人前往日山游玩,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烦恼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日山》展现了诗人钱暄在秋天清晨游历日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清晨渡水陟秋山”引入场景,展现了诗人清晨行游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随着“日上高原叶叶丹”的描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美丽,红叶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短暂。
接下来的句子“已傍松筠寻磴道,更瞻台殿倚层峦”,描绘了诗人沿着山间小道前行的情景。这种对自然的探索,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境。云气蒸润、岚光照席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仿佛读者能够感受到清晨的湿润与光线的温暖。
最后两句“顾我尘劳嗟少暇,暂驱熊轼一盘桓”则转向了内心的感慨,诗人意识到尘世的繁忙与艰辛,难得的闲暇时光显得弥足珍贵。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晨渡水陟秋山:描述了游历的时间和地点,清晨的气息与秋天的山景相结合。
- 日上高原叶叶丹:描绘阳光照耀下的红叶,象征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
- 已傍松筠寻磴道:表现诗人寻找通往山间的道路,暗含对自然的向往。
- 更瞻台殿倚层峦:描绘了山中台殿的美景,增强了诗的空间感。
- 梁间云气蒸衣润: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细腻与温润。
- 窗外岚光照席寒:进一步描绘窗外的景象,营造出冷暖对比。
- 顾我尘劳嗟少暇:表达对繁忙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 暂驱熊轼一盘桓:愿望短暂逃离生活的重负,享受片刻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 “叶叶丹”比喻秋天的红叶,生动形象。
- 拟人: “云气蒸衣润”,赋予云气以人的特征,增强情感。
- 对仗: 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在悠闲的山水游历中,反映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清晨: 新的开始,象征希望与生机。
- 秋山: 代表成熟与收获,传达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松筠: 象征坚韧与高洁,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敬仰。
- 云气与岚光: 象征变化与流动,展现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上高原叶叶丹”中的“丹”指的是: A. 红色
B. 白色
C. 绿色
D. 黄色 -
诗人感慨“顾我尘劳嗟少暇”主要是因为: A. 想念朋友
B. 工作繁忙
C. 游玩的乐趣
D. 爱情烦恼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钱暄的《游日山》都描绘了山水之美,前者侧重于静谧的氛围,后者则更强调游历的愉悦与对尘世的思考。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得到的心灵慰藉,但王维更偏向于隐逸的境界,而钱暄则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山水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