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苞照俎出双柑,想见和枝映笋篮。
欲倩玉纤分玉液,要濡燥吻发清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双柑在金色光芒下放射出的光辉,仿佛它们在餐桌上盛放,令人想起那和谐的树枝映照着竹笋的篮子。想要借助那玉般纤细的手指分开那清澈的液体,想要在干燥的唇上沾染上清谈的滋味。
注释:
- 金苞:指金色的花苞,这里用来比喻柑橘的外表。
- 照俎:俎指的是古代的祭祀用具,诗人用此表达柑橘的美丽。
- 和枝:和谐的树枝,寓意自然的和谐美。
- 笋篮:盛放竹笋的篮子,象征丰收和自然的馈赠。
- 倩玉纤:美丽的手指,象征优雅和细腻。
- 玉液:指清甜的果汁,寓意甘美。
- 濡燥吻:表示润泽干燥的嘴唇,象征着交流和谈话的乐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于世,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自然美及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中,可能与当时的社交活动和饮食文化有关。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柑橘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诗中运用“金苞”“双柑”等意象,构建出一种色彩斑斓且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不仅描绘了柑橘的外观,更通过对“和枝映笋篮”的联想,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丰收的赞美。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欲倩玉纤分玉液”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渴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这里的“玉液”不仅仅是果汁,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交融。诗的最后一句“要濡燥吻发清谈”则进一步深化了交流的意象,这不仅是对饮食的享受,也是对生活中美好谈话的向往。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清新而又自然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苞照俎出双柑:金色的花苞映照着桌上的双柑,展现了柑橘的美丽。
- 想见和枝映笋篮:联想和谐的树枝映照着竹笋的篮子,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欲倩玉纤分玉液:想要借助美丽的手指分开那清甜的果汁,象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要濡燥吻发清谈:希望在干燥的唇上沾染上清谈的滋味,表达了对交流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柑橘比作“金苞”,形象生动。
- 对仗:如“欲倩玉纤”“要濡燥吻”,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柑橘的描写,表现了对生活细节的热爱和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柑橘:象征丰收和生活的甜美。
- 和枝:代表自然的和谐美与人际关系的融洽。
- 玉液:象征美好事物的享受与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苞”指的是什么? A. 银色的花苞
B. 金色的花苞
C. 红色的果实
D. 绿色的叶子 -
诗中“倩玉纤”指的是? A. 美丽的手指
B. 柑橘的果实
C. 竹笋的篮子
D. 清澈的水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 对饮食文化的描绘
D. 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和张文伯洞庭柑》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王之道更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感受,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王之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