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石笙篁绝代无,
鼪鼯藜藿正乘除。
园翁但爱城泥暖,
侵早锄霜种晚蔬。
白话文翻译:
金石铸就的乐器和竹子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能比拟,
松鼠和鼯鼠正在精心选择适合的杂草。
园丁只喜欢这城里的泥土温暖,
早晨赶着锄掉霜冻,晚上再种晚熟的蔬菜。
注释:
- 金石:指用金属和石头制作的乐器,这里借指美好的乐音。
- 笙篁:笙是一种传统乐器,篁是竹子,表示风雅的乐器。
- 鼪鼯:鼪鼯是一种小型松鼠,象征着灵动与活泼。
- 藜藿:藜是一种草本植物,藿指其他杂草,二者在这里象征着自然中的生机。
- 园翁:园丁,指在园中工作的人。
- 城泥:城里的泥土,象征着适合耕种的土壤。
- 侵早:指早晨,强调时间早。
- 锄霜:锄掉霜冻,意指清理霜冻对植物的影响。
- 晚蔬:指晚季的蔬菜,强调农作物的种植。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农民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诗中所涉及的乐器和动物,展示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而园丁的日常劳作则体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为,号石湖,南宋诗人、书法家,生于浙江,晚年定居于苏州。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注重细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赵故城》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民众生活艰辛。诗人通过描绘田园景象,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和农业的热爱。
诗歌鉴赏:
《赵故城》是一首典型的南宋田园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展现了园丁在城里的辛勤劳作。诗的开头“金石笙篁绝代无”将乐器与竹子结合,寓意古代的文化与艺术在当时的盛况,而后面描绘的鼪鼯和杂草,则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繁茂与活力。园丁的“但爱城泥暖”,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依赖,体现出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人们的勤劳,温暖的泥土象征着希望与丰收。而“侵早锄霜种晚蔬”的描写,则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农作的节奏融入其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珍视。这种简单而纯粹的情感,正是范成大诗歌的魅力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石笙篁绝代无:金属和石制成的乐器,以及竹子制成的笙乐器,形容这些乐器在当时没有与之相比的。
- 鼪鼯藜藿正乘除:小松鼠与鼯鼠在自然中自由嬉戏,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 园翁但爱城泥暖:园丁只偏爱温暖的城里泥土,表现了对优良耕作条件的喜爱。
- 侵早锄霜种晚蔬:早晨忙着除去霜冻,晚上再种晚季蔬菜,表现了园丁的辛勤与对农业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器比作美好的文化象征,反映出诗人对文化的珍视。
- 拟人:小动物的行为被赋予人性,表现出自然的生动与活泼。
- 对仗:如“侵早锄霜”与“种晚蔬”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园丁的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田园风光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石:代表文化与艺术的象征。
- 笙篁:象征自然的音乐与和谐。
- 园翁:代表勤劳的农民形象。
- 晚蔬:象征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笙
- B. 琵琶
- C. 古筝
-
“园翁但爱城泥暖”中,园翁指的是谁?
- A. 农民
- B. 商人
- C. 学者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B. 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
- C. 对战争的感慨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范成大的《赵故城》均描绘田园生活,但陶渊明更强调隐逸与自然的和谐,而范成大则注重园丁的辛勤与生活的真实。
参考资料:
- 《范成大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