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饮於浴鸦池琴》
时间: 2025-01-04 12:34: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
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
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
女娲补天馀,坠此百炼石。
摩挲苍藓痕,上有雅沿迹。
引觞起自斟,盏面不容滴。
举头挽飞云,颇觉天半窄。
追随二三子,顾我独衰白。
向来无雩春,胜践同今昔。
偶忘千岁忧,共此一笑适。
白话文翻译
我年纪已大,已经不知道春天的感觉,但我却喜欢远处的青山。登高远望,尽情地欣赏景色,仍然觉得双眼不够满足。稍微坐下,靠着松树根,便与参天的古井相近。女娲补天留下的余物,竟然坠落在这里,成为百炼成的石头。轻轻抚摸着青苔的痕迹,发现上面还有优雅的足迹。举起酒杯自斟自饮,酒盏的表面不容有一滴洒落。抬头想要挽住飞云,才发现天空似乎变得窄小。跟随着几位朋友,回头却看到我已是白发苍苍。往日没有春天的惆怅,如今却胜过往昔。偶尔忘却千年的忧愁,与朋友们一起开怀畅笑,真是快意。
注释
- 老怀:年老的心情,指年纪大的人。
- 远峰碧:远处的青山,形容景色美丽。
- 乘高:登高,意为爬上高处。
- 松根:松树的根部,作为坐的地方。
- 女娲补天:传说中女娲用五色石补天,象征着创造与修复。
- 摩挲:轻轻抚摸。
- 苍藓:青苔,表示自然的痕迹。
- 引觞:举起酒杯,古人饮酒常用词。
- 飞云:天上的云,具有轻盈的意象。
- 衰白:衰老的白发。
- 雩春:祭祀春天的仪式,象征着对春天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著称,风格清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暮春,正是春天的尾声,诗人和朋友一起登高赏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纪渐长的思索。
诗歌鉴赏
此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虽然年华已逝,白发苍苍,却依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通过描绘远峰的碧绿、松根的坐处、女娲的百炼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同时,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场景,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乐趣的追求。虽然感受到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无情,但在与友人的交流中,诗人选择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快乐。整首诗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老怀不知春”表明诗人已年老,对春天的感受模糊,暗示时间的流逝。
- “但爱远峰碧”则转向对自然的热爱,远处的青山吸引着他。
- “乘高恣遐观”描绘了诗人登高的豪情,表达了他对美景的向往。
- “稍为松根坐”表现出一种随意与舒适,强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女娲补天馀”引入神话,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
- “引觞起自斟”描绘了饮酒的场景,展示了与朋友相聚的愉悦。
- “举头挽飞云”则传达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
- “顾我独衰白”流露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
- “偶忘千岁忧”则是对忧愁的暂时忘却,展示了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女娲补天馀”,用来比喻自然的奇迹。
- 拟人:如“举头挽飞云”,让云有了人性化的动作。
- 对仗:整首诗的对称结构和韵律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快意。它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年华渐逝之际,仍能享受当下的乐趣。
意象分析
- 远峰碧: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松根:代表自然的宁静与舒适。
- 百炼石:象征坚韧与历史的积淀。
- 苍藓痕:隐喻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沧桑。
- 飞云:代表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什么?
- A. 充满期待
- B. 不知春意
- C. 悲伤
-
诗中提到的“女娲补天”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酒方式
- B. 古代神话
- C. 自然景观
-
诗人对自身年龄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感到沮丧
- B. 轻松面对
- C. 不在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国事的忧虑,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华诗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