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梅坡席上杂酬》

时间: 2025-01-01 18:21:40

酒面风生缬,纱巾日共斜。

醉乡知路隐,不复问吾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梅坡席上杂酬
——李弥逊

酒面风生缬,纱巾日共斜。
醉乡知路隐,不复问吾家。


白话文翻译:

在梅坡的席上,酒面上飘起了风,轻纱巾在阳光下斜斜地悬挂。醉意朦胧之中,已然忘却了归路,再也不问我的家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酒面:指酒的表面,酝酿出一种氛围。
  • 风生缬:指微风吹拂,带动酒面上产生涟漪,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感觉。
  • 纱巾:一种轻薄的丝巾,给人以飘逸之感。
  • 醉乡:醉意之境,形容陶醉于酒中的状态。
  • 知路隐:知道回家的路却隐去,暗示醉酒后失去方向感。
  • 不复问吾家:再也不问我的家乡,表现了对家乡的忘却。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主要通过意象表现出酒后的放松与忘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山水自然,情感细腻,风格清新。李弥逊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诞生于酒席之上,场景自然闲适,表达了作者在与友人欢聚时的愉悦心情,借酒抒怀,反映了当时文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游梅坡席上杂酬》通过简短的四句,展现了诗人沉醉于自然与友谊的欢乐中。首句“酒面风生缬”,以生动的描绘引入了轻松的氛围,酒面上微风轻拂,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接下来的“纱巾日共斜”,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轻松,阳光斜照下的纱巾,增添了一种温暖的色彩。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感受,“醉乡知路隐,不复问吾家”。醉意朦胧,诗人似乎迷失在了这一片欢乐之中,已然忘却了归路。这种醉后的状态,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自由的向往。诗人在酒席上纵情享受,展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拒绝了对家乡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在自然与友谊中感受到的轻松与愉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酒的陶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现了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酒面风生缬:描绘了酒面因微风而生波纹的画面,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2. 纱巾日共斜:阳光斜照下的纱巾,增添了温暖和美好,象征着生活的美好瞬间。
  3. 醉乡知路隐:醉酒后,虽知道回家的路,但因醉意而隐去,暗示对生活的放纵。
  4. 不复问吾家:在这一刻,诗人已然忘却了家乡,沉浸在当下的欢愉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面比作一个生动的场景,赋予其生命力。
  • 对仗:前后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酒”、“风”、“纱巾”等意象,传达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一种对自由与欢乐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轻松时光的渴望。通过对酒宴的描写,诗人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放松与欢愉,是人与人交往的媒介。
  2. :代表自由与轻松,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3. 纱巾:表现出清新与优雅,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酒面风生缬”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酒的味道
    B. 酒的表面涟漪
    C. 酒的颜色
    D. 酒的种类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纱巾”在阳光下是_____的。

  3. 判断题:诗人对家乡的感情在醉酒后变得更加深厚。 (对/错)


答案:

  1. B
  2. 斜斜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酒的喜爱与对人生快乐的追求,但李白更强调豪放和壮怀,而李弥逊则更偏向于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李弥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