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呈太守张嵇仲三首》

时间: 2025-01-01 18:10:12

插檐冰筹长新寒。

薄日欺云到屋山。

见晛半消梅额粉。

因风犹染鬓毛斑。

书生闭户眠仍稳,游子扁舟兴欲还。

客里情怀逢岁晚,麴生邀我一开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三首
作者: 李弥逊

插檐冰筹长新寒。
薄日欺云到屋山。
见晛半消梅额粉。
因风犹染鬓毛斑。
书生闭户眠仍稳,
游子扁舟兴欲还。
客里情怀逢岁晚,
麴生邀我一开颜。

白话文翻译:

屋檐上冰柱长得很寒冷。
薄薄的阳光欺骗着云彩,照到了山上。
看到阳光照射,半点消融了梅花的粉色。
因为风吹,还染上了我的鬓发斑白。
书生在家闭门安稳地睡着,
游子在小船上兴致勃勃地想要归来。
在客居之地,遇上岁末,情怀倍加沉重,
酒家主人邀请我,让我开怀畅饮。

注释:

  • 插檐:指屋檐下的冰柱。
  • 薄日:微弱的阳光。
  • 欺云:形容阳光通过云层照射。
  • 梅额粉:指梅花的花瓣,这里用以比喻明亮的颜色。
  • 鬓毛斑:形容头发因岁月而变白。
  • 书生:指读书人。
  • 游子:指远行的人。
  • 麴生:指酿酒的人,这里指酒家老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其作品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三首》是李弥逊在冬季雪天写给太守张嵇仲的诗作,表达了自己对冬季景色的观察和对离乡游子的思念之情。在寒冷的季节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雪的寒冷与岁末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雪为背景,描绘了寒冷的冬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通过“插檐冰筹长新寒”与“薄日欺云到屋山”,展示了冬季的寒冷和阳光的微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两句“见晛半消梅额粉”和“因风犹染鬓毛斑”,以梅花和鬓发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感受到岁月带来的冷寂与孤独。

后四句转而描写书生与游子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中的思考与感受。书生闭门安稳,体现了一种安逸的生活,而游子的归心似箭,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最后两句“客里情怀逢岁晚,麴生邀我一开颜”,以邀请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向往,虽然身处客地,却仍有温情的交流。

整首诗用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插檐冰筹长新寒:描绘屋檐下的冰柱,体现冬天的寒冷。
  2. 薄日欺云到屋山:阳光微弱,穿透云层,照亮山头。
  3. 见晛半消梅额粉:阳光照射下,梅花的粉色逐渐消融。
  4. 因风犹染鬓毛斑:风吹过,诗人的鬓发也因时间而变白。
  5. 书生闭户眠仍稳:书生在家中安稳地入睡,表现出一种宁静。
  6. 游子扁舟兴欲还:远行的游子在小船上,渴望归故乡。
  7. 客里情怀逢岁晚:在异乡时值岁末,情感愈加沉重。
  8. 麴生邀我一开颜:酒家主人邀请我,想借酒消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梅额粉”比喻梅花的娇艳。
  • 对仗:如“书生闭户眠仍稳,游子扁舟兴欲还”,形成对比。
  • 拟人:阳光“欺云”,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冬雪和岁末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筹:象征寒冷与孤寂。
  • 薄日:象征微弱的希望与温暖。
  • 梅花:象征美丽而脆弱的生命。
  • 鬓毛:象征岁月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游子:象征思乡情怀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日欺云”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寒冷
    D. 温暖

  2. 诗中提到的“游子”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故乡的渴望
    C. 对事业的追求
    D. 对生活的无奈

  3. “书生闭户眠仍稳”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A. 贫穷
    B. 安逸
    C. 忧愁
    D. 忙碌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 - 王安石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夜泊牛津口》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但李弥逊的诗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王安石则更强调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 编辑: 李白、杜甫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作者: 张三
  3. 《李弥逊诗集》 - 编者: 古典文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