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良佐正郎》

时间: 2025-01-01 11:58:17

运斤才放手,游刃欲通神。

烂熳花经雨,圆光镜掩尘。

遗芳留太史,馀燄照苍旻。

岂学夸毗子,甘同草木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徐良佐正郎
作者: 苏仲 〔明代〕

运斤才放手,游刃欲通神。
烂熳花经雨,圆光镜掩尘。
遗芳留太史,馀燄照苍旻。
岂学夸毗子,甘同草木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徐良佐正郎的怀念和敬仰。诗中运用巧妙的比喻,描绘了他卓越的才华和人生的无常。前两句借用“运斤”和“游刃”来形容其技艺的高超,仿佛刀刃在肉中游走般轻松自如;接下来的“烂熳花经雨,圆光镜掩尘”则描绘了他在世间留下的美好与光辉,虽被尘埃掩盖,但光芒依旧存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他品德的赞美,指出他不求名利,而甘愿与草木同春,象征着一种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


注释:

字词注释:

  • 运斤:指挥刀,形容技艺灵巧。
  • 游刃:指刀刃在肉中游走,形容技艺高超、运用自如。
  • 烂熳:指花朵盛开,生机勃勃。
  • 圆光:指明亮的光辉。
  • 太史:古代史官,意指留下美名。
  • 馀燄:余下的火焰,象征光辉仍在。
  • 夸毗子:指夸父追日的故事,寓意追求虚名。

典故解析:

  • 太史:古代史官,负责记录历史,留下佳名的象征。
  • 夸毗子:源自《山海经》,夸父追日,象征追名逐利,诗人以此对比,表达对徐良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仲,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如泉水般流畅。其作品常蕴含哲理,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对徐良佐正郎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品德的深切怀念,折射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徐良佐正郎》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亡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徐良卓越才华的敬仰和对其离去的惋惜。开头两句“运斤才放手,游刃欲通神”形象地展示了徐良在技艺上的超凡脱俗,仿佛是刀刃在肉中游走,轻松而自如,暗喻他在生活和事业上同样游刃有余。接下来的“烂熳花经雨,圆光镜掩尘”则表现出徐良在世间留下的光辉和美好,虽然时间流逝,尘埃覆盖,但他的光芒依然闪烁,显示了他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两句“岂学夸毗子,甘同草木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徐良不追求名利的品德,甘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洒脱。诗人在怀念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生活态度,极具哲理性和思辨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展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运斤才放手:形容技艺高超,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工具。
  2. 游刃欲通神:进一步强调技艺的熟练和灵动,宛如神灵般自在。
  3. 烂熳花经雨:盛开的花朵经历风雨洗礼,象征人生的历练和成长。
  4. 圆光镜掩尘:光明被尘埃遮盖,隐喻虽有成就,但常常被忽视。
  5. 遗芳留太史:留下芳名,成为历史的见证。
  6. 馀燄照苍旻:余下的火焰映照苍天,象征着不灭的精神和影响。
  7. 岂学夸毗子:强调不愿追求虚名。
  8. 甘同草木春:愿意与自然共生,寻求内心的平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技艺比作刀刃游走,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光辉和花朵赋予人性,使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徐良的怀念与敬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追求真理和内心平和的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运斤:象征技艺和才能。
  2. 烂熳花:象征生命的绚烂和美好。
  3. 圆光镜:象征智慧和光明。
  4. 太史:象征对历史的追求和影响。
  5. 草木春:象征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运斤才放手”形容了什么? a) 技艺高超
    b) 人生无常
    c) 对自然的向往

  2. “岂学夸毗子”中的“夸毗子”指的是哪位人物?
    a) 夸父
    b) 毗耶
    c) 夸父的追日精神

  3. 诗人通过“圆光镜掩尘”想表达什么?
    a) 光辉被遮盖,但仍存在
    b) 人生的短暂
    c) 对历史的遗憾

答案:

  1. a) 技艺高超
  2. a) 夸父
  3. a) 光辉被遮盖,但仍存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苏仲的《挽徐良佐正郎》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才华和品德的追忆,后者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