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怀诸会友
作者:苏仲
世路疏投分,天涯未了心。
看云思往论,乘月谩闲吟。
别久何年约,归期是处寻。
江湖身万里,终是少知音。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的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疏远而散落,纵使天涯海角,心中仍挂念着朋友。看着天上的云,思念着往日的畅谈,乘着月光,随意吟唱着诗句。分别已久,不知何时才能再约,归来的日期又在哪里寻找。虽然身在江湖万里之外,然而知音却是少得可怜。
注释:
- 世路:世间的道路,指人际交往的情形。
- 疏投分:疏远与分散,形容朋友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
- 天涯:远方,形容彼此的距离。
- 往论:往日的讨论,指与朋友的交谈。
- 谩闲吟:随意地吟唱,形容不拘一格的吟咏。
- 别久:分别已久,指朋友之间的离别时间很长。
- 江湖:比喻漂泊在外的人生,常用来形容游子或行者的生活。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江湖”一词在传统文化中常用来指代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仲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明代中期,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与友人分别之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疏远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有怀诸会友》一诗,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世路疏投分”即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分散。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生活的忙碌而变得愈加稀薄,诗人的感受无疑是普遍的。接下来的“天涯未了心”,则表现了即使相隔千里,心中对朋友的牵挂依旧存在。
诗中“看云思往论,乘月谩闲吟”描绘出一种悠闲的意境,表面上看似闲适,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思念。这种“闲吟”的状态,既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也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别久何年约,归期是处寻”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重聚的渺茫,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约定的脆弱与无奈。
最后的“江湖身万里,终是少知音”,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泊的江湖人,虽身处万里之外,却发现知音难觅,感慨万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社会人际关系的疏远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路疏投分:描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渐疏远,情感渐行渐远。
- 天涯未了心:尽管远隔天涯,心中依然惦念着朋友。
- 看云思往论:看着天上的云,思绪回到过去与朋友的谈论。
- 乘月谩闲吟:在月光下随意吟唱,体现了一种闲适的心态。
- 别久何年约:分别已久,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聚。
- 归期是处寻:想要寻找归来的日期,但却无从得知。
- 江湖身万里:身在江湖,漂泊千里之外。
- 终是少知音:真正理解自己的知音却是少之又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江湖”,形象地表现出漂泊与孤独。
- 对仗:如“别久何年约”和“归期是处寻”,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无情和人际关系疏远的感叹,彰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思绪和回忆,浮动而不定,体现了对往昔的追忆。
- 月:常代表孤独与思考,暗示诗人的心境。
- 江湖:象征漂泊不定的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涯”主要指什么? A. 远方
B. 朋友
C. 诗人
D. 归期 -
诗人用“江湖”来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色
B. 漂泊不定的生活
C. 友谊
D. 思念 -
诗中“别久何年约”的意思是:
A. 约定已久
B. 不知道何时再聚
C. 已经相聚
D. 朋友关系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送友人》 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送友人》相比,苏仲的《有怀诸会友》更侧重于思念与孤独的情感,而王之涣则更具送别的仪式感和友谊的表达。苏仲通过对江湖漂泊的描写,展现了更为深沉的感慨,而王之涣则是对朋友的祝福与期待,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欣赏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