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

时间: 2025-01-19 19:10:07

冻苦燕门地,冬初雪蔽空。

严凝毡毳薄,冷颤鬓毛蓬。

玉树擎龙势,瑶阶失蚁封。

无钱难觅酒,访戴兴徒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冻苦燕门地,冬初雪蔽空。
严凝毡毳薄,冷颤鬓毛蓬。
玉树擎龙势,瑶阶失蚁封。
无钱难觅酒,访戴兴徒浓。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燕门大地上,冬天初雪覆盖了天空。
厚重的毡子和毛皮都显得薄弱,寒冷让我的鬓发都颤抖蓬乱。
玉树竖立,犹如龙的姿态,瑶阶上已经看不到蚂蚁的身影。
没有钱财,难以寻觅美酒,拜访戴宗的兴致也变得徒然浓厚。

注释:

字词注释:

  • 燕门:指燕山的门,古代地名,常用来指代北方的边境地区。
  • 毡毳:毡子与毛皮,形容御寒的衣物。
  • 玉树:常用来比喻高洁的树木,此处可能指松柏等常绿树。
  • 瑶阶:指用美玉铺成的台阶,形容华美的景象。
  • 无钱难觅酒:没有钱就很难找到酒,表达生活的窘迫。

典故解析:

  • 戴宗:指《水浒传》中的人物,是一个著名的酒客,诗中提到他,暗示对朋友聚会、饮酒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仲,明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诗作风格清新、意象丰富,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结合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正值寒冷的时节,诗人身处北方,面临严寒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窘迫。

诗歌鉴赏:

《对雪》一诗通过对冬雪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寒冷环境的感受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开篇“冻苦燕门地,冬初雪蔽空”,以生动的景象将我们带入一个寒冷的冬季,雪花覆盖了大地,天空变得阴沉。接着“严凝毡毳薄,冷颤鬓毛蓬”,诗人不仅描绘了外部的寒冷,也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孤独。随着对雪景的描绘,诗人逐渐引入自己的生活状态,提到“无钱难觅酒”,流露出对友谊和欢聚的渴望,以及因经济拮据而无法实现的忧伤。

整首诗在写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思考。结尾处的“访戴兴徒浓”更是将个人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回味。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冻苦燕门地:描述燕门地区的寒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 冬初雪蔽空:冬天的初雪遮蔽了天空,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3. 严凝毡毳薄:用“严凝”形容天气的严寒,表明毡子薄弱无力抵御寒冷。
  4. 冷颤鬓毛蓬:冷风中头发凌乱,表现出诗人的寒冷与不适。
  5. 玉树擎龙势:比喻树木挺拔如龙,显示出冬天的凛然之美。
  6. 瑶阶失蚁封:华美的台阶上没有蚂蚁,象征着生机的消失。
  7. 无钱难觅酒:直白地表达生活的贫困与对快乐的渴望。
  8. 访戴兴徒浓:对友谊的追忆与渴望,然而因经济拮据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树擎龙势”,通过比喻展现树的高大挺拔。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雪、寒冷、友谊等意象交织,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严寒的感受、对生活的困窘及对友谊的渴望。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反思自身境遇,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刻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孤独,反映诗人的内心活动。
  • 玉树:象征高洁与坚韧,暗示诗人对美好的向往。
  • :象征欢乐与社交,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燕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方地区
    D. 东方地区

  2. 诗人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经济拮据
    C. 寻找朋友
    D. 生活无趣

答案:

  1. B. 北方地区
  2. B. 经济拮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雪》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终南山》对比,苏仲的《对雪》更加强调了个人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