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万里心》

时间: 2025-01-04 09:27:43

吹箫载酒少年游。

曾倚江南苏小楼。

憔悴天涯不自由。

怕凝眸。

送尽征鸿字字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阑干万里心
吹箫载酒少年游。曾倚江南苏小楼。憔悴天涯不自由。怕凝眸。送尽征鸿字字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吹着箫、喝着酒游玩的场景,他曾在江南的苏小楼上倚靠,然而如今却感到憔悴,身处天涯却无法自由。面对离别,他不敢凝视,送走了征鸿,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愁苦。

注释:

  • 阑干:指楼台的栏杆,象征着远眺和思念。
  • 吹箫载酒:形容少年在游玩时的轻松惬意,吹箫伴酒。
  • 苏小楼:指苏州的小楼,是江南的著名景点,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辛劳而显得憔悴,反映内心的痛苦。
  • 征鸿:指候鸟,象征着离别和旅途。

典故解析:

“苏小楼”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景点,常被古代文人所吟咏,代表着温柔的江南风情。诗中提到的“征鸿”常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感,古代文人常用鸿雁传书,寄托相思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诗人,以才华横溢著称,作品多表现离愁别恨,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离别或旅途的感怀之际所作,反映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层次丰富。开篇的“吹箫载酒少年游”描绘了一幅轻松愉快的画面,吸引读者的注意,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却逐渐转向忧愁与惆怅。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从欢愉到孤独的强烈反差,营造出憔悴的氛围。诗中的意象如“江南苏小楼”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象征着对自由和快乐的渴望。最后一句“送尽征鸿字字愁”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字字句句都渗透着离别的无奈与愁苦。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绘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吹箫载酒少年游:描绘年轻人的洒脱与欢乐。
    • 曾倚江南苏小楼: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体现对故土的眷恋。
    • 憔悴天涯不自由:对比现实的孤独与无奈,流露出心灵的挣扎。
    • 怕凝眸:表达对过往的惋惜与不敢直视的心情。
    • 送尽征鸿字字愁:离别的感慨,字句中充满忧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征鸿”比喻离别的愁苦,形象而生动。
    • 对仗:在“曾倚江南苏小楼”与“吹箫载酒少年游”中,形成景与情的对仗。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表现了离别带来的愁苦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阑干:象征着隔绝与思念的界限。
  • 江南:代表着温柔、浪漫与怀旧。
  • 征鸿:象征着离别与旅途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曾倚江南苏小楼”中的“苏小楼”指的是: A. 一座大山
    B. 一座江南的名楼
    C. 一个小村庄
    D. 一座寺庙

  2. 诗中“送尽征鸿字字愁”表达了: A. 快乐的心情
    B. 离别的愁苦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易顺鼎的《阑干万里心》与李白的《送友人》,两首诗都涉及离别的主题,但易顺鼎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感受,而李白则更多体现豪迈的气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