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声绕红楼 梅蕊受冻,作花甚疏,顷亦凋落矣。倚此寓感》
时间: 2025-01-01 13:00: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莺声绕红楼
梅蕊受冻,作花甚疏,顷亦凋落矣。倚此寓感
腊底频番急雪吹。已堪讶疏蕊离披。卷帘密付翠禽知。休啅最高枝。风动铃幡索,无端又了却花期。看花昨夜步前溪。空余远山眉。
白话文翻译
梅花的花蕊受了寒霜,开得疏落,转眼间它们又凋零了。倚靠在这里,心中感慨万千。
腊月底,急促的雪花频频吹来,已经让人惊讶于这稀疏的花蕊纷纷飘落。轻轻卷起帘子,翠鸟似乎也知道此情此景。别去打扰那最高的枝头。风轻轻摇动着铃铛,无缘无故就结束了花期。昨夜我在溪边看花,留下的只有远山的眉影。
注释
- 腊底:腊月的底部,指腊月的最后阶段。
- 频番:频繁地。
- 急雪:指急促而来的雪。
- 离披:花瓣纷纷飘落的样子。
- 卷帘:卷起帘子。
- 翠禽:翠色的小鸟,这里指色彩鲜艳的鸟类。
- 铃幡索:风动铃铛和幡旗的声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常象征高洁、坚韧,尤其在寒冬中绽放,常用以寄托诗人对生活的坚持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梅花的凋落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出身于江南,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他的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冬季,正值梅花凋零之际,作者通过梅花的状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诗歌鉴赏
《莺声绕红楼》通过描绘梅花和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诗歌开头便以“梅蕊受冻,作花甚疏”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挣扎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渺小。接着,诗人以“腊底频番急雪吹”描绘出冬季的寒冷与无情,急促的雪花仿佛在无情地催促着花期的结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自我反省,卷起帘子,翠鸟的存在似乎在提醒他珍惜眼前的美好,而“休啅最高枝”更是表达了对生命高峰的敬畏与不敢妄求的谦卑。最后,诗人回顾昨夜的花影,留下的是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与无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约而不失优雅,情感上深沉而细腻,展现了汪东卓越的诗歌才华与对自然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蕊受冻,作花甚疏,顷亦凋落矣:
- 梅花的花蕊因寒冷而遭受冻害,开得稀疏,转眼间便凋零了,表达了生命的脆弱。
-
腊底频番急雪吹:
- 腊月底,频繁的急雪吹来,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与无情。
-
已堪讶疏蕊离披:
- 令人惊讶的是,花蕊已经纷纷飘落,表现了自然的变迁。
-
卷帘密付翠禽知:
- 轻轻卷起帘子,翠鸟似乎也明白了这一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休啅最高枝:
- 不要去打扰那最高的枝头,显示了对高处生命的敬畏。
-
风动铃幡索:
- 风轻轻摇动铃铛,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无端又了却花期:
- 无缘无故就结束了花期,强调了生命的无常。
-
看花昨夜步前溪:
- 昨夜我在溪边看花,留下了对美好的回忆。
-
空余远山眉:
- 只剩下远山的轮廓,表现了对逝去美好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象征着高洁,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拟人:翠禽似乎懂得诗人的情感,使得自然与人心相连。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细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蕊:象征着坚韧与美好。
- 急雪:代表寒冷与时间的流逝。
- 翠禽:自然的生灵,象征和谐。
- 远山眉:暗示人生的无奈与思索。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强与高洁,尤其在寒冷的冬季绽放,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雪则常常被视为时间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翠禽”指的是什么?
- A. 人
- B. 猫
- C. 小鸟
-
诗人对梅花的感受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惋惜
- C. 开心
-
“腊底频番急雪吹”中“腊底”指的是哪个月份?
- A. 正月
- B. 腊月
- C. 五月
答案
- C. 小鸟
- B. 惋惜
- B. 腊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梅花》(王安石)与《莺声绕红楼》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梅花的赞美,但王安石更加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而汪东则通过对梅花凋落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高中语文教材
- 《唐诗三百首》 - 经典诗词汇编
- 《清代诗人研究》 - 相关学术著作
以上就是对《莺声绕红楼》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