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时间: 2025-01-14 22:49:24

一身欲着身无处,万事不疑心始閒。

仆仆红尘皆苦相,何时挟策过东山。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遣兴

作者: 李吕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身欲着身无处,
万事不疑心始閒。
仆仆红尘皆苦相,
何时挟策过东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想要归隐,不知身在何处;
万事都不再怀疑,心中才得以安闲。
在尘世中奔波,皆是苦楚相伴,
何时才能携策游历东山?

注释:

  • 一身欲着身无处: “一身”指一个人;“欲着身”表示想要安身立命;“无处”意为没有地方。
  • 万事不疑心始閒: “万事不疑”指对世事不再怀疑;“心始閒”则表示内心开始放松、安宁。
  • 仆仆红尘皆苦相: “仆仆”形容在红尘中奔波的样子;“红尘”则是指人世间的纷扰;“皆苦相”说明在这环境中感受到的都是苦涩。
  • 何时挟策过东山: “挟策”是指携带书册或游览的工具;“东山”是一个隐喻,代表归隐或理想的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思考之际,反映出对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遣兴》一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中前两句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奈,欲求安身立命却无处可去,显示出一种困惑与孤独感。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对世俗烦恼的感悟,诗人在繁忙的尘世中感受到的苦楚使他更加渴望逃避。最后一句“何时挟策过东山”则是对未来的期盼,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尘世与理想生活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苦楚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身欲着身无处: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归宿的渴望。
    2. 万事不疑心始閒:通过放下怀疑,达到内心的宁静。
    3. 仆仆红尘皆苦相:在红尘中忙碌,感受到的是无尽的苦楚。
    4. 何时挟策过东山: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对仗和隐喻的修辞手法,如“欲着身无处”与“万事不疑心始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 代表个人的归属感和存在。
    • 红尘: 象征繁忙的世俗生活。
    • 东山: 隐喻着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和自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尘世的厌倦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D. 对家庭的思念
    2. “何时挟策过东山”中的“东山”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归隐生活
      • C. 诗人的故乡
      • D. 未来的希望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内心的矛盾?

      • A. 比喻
      • B. 对仗
      • C. 拟人
      • D. 排比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其意象更加细腻,描绘了山水的美丽;而李吕的《遣兴》则更直接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