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

时间: 2025-01-09 00:20:56

欲把身心入太虚,要须勤着净工夫。

古人有句须参取,穷到今年锥也无。

意思解释

再用韵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欲把身心入太虚,要须勤着净工夫。
古人有句须参取,穷到今年锥也无。

白话文翻译:

想要把自己的身心融入无边的虚空,就必须要勤奋修炼,净化内心。古人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借鉴,直到如今,仍然没有达到那个境界。

注释:

  • 身心: 指人的身躯和心灵。
  • 太虚: 泛指广阔无边的虚空,常用来形容一种理想的境界。
  • 净工夫: 指净化心灵的功夫或修行。
  • 古人有句: 指古代先贤的名言。
  • : 指锥子,这里用作比喻,意指没有成就或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

典故解析:

“古人有句须参取”中的“古人”可以指代许多古代的哲学家或修道者,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诗中提到的“穷到今年锥也无”,则强调了追求理想境界的艰辛和漫长,暗示着在修行的道路上,成就的微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强烈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反思阶段,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矛盾使他对修行和自我完善有了更深的思考。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再用韵》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思考的诗。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修炼与外在行为的统一。通过“身心入太虚”的比喻,诗人将理想的境界描述得无边无际,暗示着一种追求的渴望。

而后一句“要须勤着净工夫”则指出,达到这种境界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地努力和修行。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外在行为的规范,更是内心的净化与提升。古人的智慧在此成为一种引导,诗人通过借鉴古人的经验,反映出一种对过往智慧的尊重与反思。

最后一句“穷到今年锥也无”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感慨自己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仍未达到预期的高度,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坚持。这种情感在辛弃疾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他的诗歌总是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把身心入太虚: 诗人渴望将自己融入广阔的虚空,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要须勤着净工夫: 强调修炼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达到内心的净化。
  • 古人有句须参取: 提及古人的智慧,表明人们应当从中汲取经验。
  • 穷到今年锥也无: 反映出长年修行却仍未达成理想目标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太虚”作为理想境界的比喻,表现了诗人追求的广阔无边。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修炼的重视,同时反映出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无奈,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尊重与借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虚: 象征理想与追求的无边界。
  • 净工夫: 表达修行与内心净化的重要性。
  • : 作为隐喻,象征着未能实现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欲把身心入太虚”的意思是?

    • A. 渴望死亡
    • B. 渴望融入理想境界
    • C. 渴望名利
    • D. 渴望财富
  2. 诗中提到的“净工夫”主要指?

    • A. 外在的工艺
    • B. 内心的修炼
    • C. 物质的追求
    • D. 休闲的工夫
  3. “穷到今年锥也无”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满足
    • B. 无奈
    • C. 高兴
    • D. 轻松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白在追求理想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将进酒》中表现出对豪放生活的渴望,而辛弃疾则更关注内心的修炼与反思。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集》
  • 《宋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