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女诫效花间体)》

时间: 2025-01-08 01:52:27

芳草绿萋萋。

断肠绝浦相思。

山头人望翠云旗。

蕙香佳酒君归。

惆怅画檐双燕舞。

东风吹散灵雨。

香火冷残箫鼓。

斜阳门外今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草绿萋萋。断肠绝浦相思。山头人望翠云旗。蕙香佳酒君归。惆怅画檐双燕舞。东风吹散灵雨。香火冷残箫鼓。斜阳门外今古。

白话文翻译:

芳草青青,生机盎然。心中思念如同断肠,在无尽的水边。山顶的人遥望着飘动的翠云旗帜。蕙香四溢,佳酿在等候着君的归来。惆怅之情中,画檐下双燕翩翩起舞。东风吹散了灵雨,香火已冷,箫声和鼓声也渐渐消失。夕阳斜照,门外的古今恍若交错。

注释:

  • 芳草:指绿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伤。
  • 绝浦:指无尽的水边,象征离别的痛苦。
  • 翠云旗:可能指山头旗帜,象征远方的召唤和期盼。
  • 蕙香佳酒:蕙兰的香气和美酒,象征着美好和欢聚。
  • 惆怅:感到忧愁、失落。
  • 灵雨:指细雨,象征心灵的感应。
  • 香火:指祭祀所用的香和火,象征对逝去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抗金英雄。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他的词作以清新、奔放而著称,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河渎神》是在辛弃疾经历了多次战斗与失落后创作的,体现了他对人生与离别的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

诗歌鉴赏:

《河渎神》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思念与惆怅的情景。诗的开头用“芳草绿萋萋”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紧接着“断肠绝浦相思”便将情感的基调转向了深切的思念。这种反差恰到好处地揭示了诗人在美好与伤感之间的心理挣扎。诗中“山头人望翠云旗”表现出远方的召唤与期盼,似乎在呼唤着归来的爱人。而“蕙香佳酒君归”则对美好团聚的期待充满了渴望。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惆怅、失落的情感愈加明显。“惆怅画檐双燕舞”中的双燕象征着自由与快乐,但在此却增添了几分幽怨。诗句中“东风吹散灵雨”暗示着美好的情感被现实所打破,犹如东风将细雨吹散一般,带走了诗人心中的柔情。最后一句“斜阳门外今古”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种历久弥新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绿萋萋: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场景,暗示希望与美好。
  2. 断肠绝浦相思:表达了思念之苦,夸张地表现了离别的痛苦。
  3. 山头人望翠云旗:远方的召唤,体现了期盼与渴望。
  4. 蕙香佳酒君归:美酒与香气,象征着团聚的美好期待。
  5. 惆怅画檐双燕舞:双燕的舞动却显得惆怅,暗示欢乐的背后是孤独。
  6. 东风吹散灵雨:细雨象征情感的细腻,东风则带走了这份柔情。
  7. 香火冷残箫鼓:祭奠的香火已冷,音乐也不再,暗示着失落。
  8. 斜阳门外今古:夕阳下的门外,历史与个人的命运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断肠”,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深刻。
  • 拟人:双燕的舞动赋予了生命力,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离别的主题,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对亲情、爱情的渴望与追忆,反映出生活中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带来美好的期待。
  • 翠云旗:象征远方的召唤与期盼,表达对未来的向往。
  • 蕙香佳酒:象征团聚与欢乐,体现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灵雨:象征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代表着内心的柔软与感伤。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增添了诗的哲理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草绿萋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生机与希望
    • C. 无奈
    • D. 怀旧
  2. 诗句“东风吹散灵雨”中“东风”象征了什么?

    • A. 爱情
    • B. 美好
    • C. 现实的无情
    • D. 生命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蕙香佳酒”主要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团聚与欢乐
    • C. 失落
    • D. 忘却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河渎神》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思念之情,但辛弃疾更多地聚焦于壮阔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悲伤,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柔情。

粗略解读:

两者在表现情感时,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情感深度。辛弃疾通过大自然的意象强调思念的广阔与深远,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展现内心的柔情与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选》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