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时间: 2025-01-09 16:10:30

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

唤取酒边来,软语裁春雪。

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

醉倒却归来,松菊陶潜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辛弃疾

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
唤取酒边来,软语裁春雪。
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
醉倒却归来,松菊陶潜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以“谁倾沧海珠”提问,仿佛在询问谁把海中的珍珠洒落在明亮的月光下,展现了一种对美景的赞叹。接着,诗人邀请人们饮酒,并用柔和的言语来形容春天的雪花,传达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气氛。最后两句则反映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虽然现实中没有理想中的凤凰,空有美好的笛声,却依然醉倒在了陶渊明的松菊之中,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注释:

  • 沧海珠:指海中的珍珠,象征着美好和珍贵的事物。
  • 簸弄:摇动、翻转的意思,这里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波动。
  • 春雪:春天的雪花,象征着温柔和纯洁。
  •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美好和吉祥的象征,这里暗指理想中的美好事物。
  • 松菊陶潜宅:指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松和菊象征着高洁和淡泊的精神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的词人和抗金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所处的时代是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民族危机感强烈,辛弃疾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创作背景:

《生查子》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危机之际,他的诗词常常寄托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首词中融入了对饮酒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生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开篇“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不仅引人入胜,更展现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软语裁春雪”则体现了诗人柔情的一面,仿佛在描绘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日。

随着诗歌深入,诗人转向对现实的思考,“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尽管现实中缺乏理想的美好,但诗人依旧醉心于陶渊明那种隐逸的生活,最终在“醉倒却归来,松菊陶潜宅”中,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韵律的美感,内容上则深刻而富有哲理,既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值得深思与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倾沧海珠:提问的方式引起对美的探索,海中的珍珠象征着难得的美好。
  2. 簸弄千明月:形象地描绘了明月的光辉,似乎在随波荡漾。
  3. 唤取酒边来:邀请酒的到来,营造出欢愉的氛围。
  4. 软语裁春雪:以柔和的言语形容春雪,传递温暖与浪漫。
  5. 人间无凤凰:对理想的失望,表达现实的无奈。
  6. 空费穿云笛:美好的笛声却无法得到真正的欣赏,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隔阂。
  7. 醉倒却归来:即使醉倒,也希望回归到理想的生活。
  8. 松菊陶潜宅:回归自然和隐逸生活,寄托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千明珠,形象生动。
  • 对仗:如“春雪”与“松菊”,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赋予春雪以“裁”的动作,增加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中充满失落与无奈,但仍然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珠:象征珍贵与美好。
  • 明月:意指纯洁与理想。
  • 春雪:代表温暖与柔美。
  • 凤凰:象征理想中的美好事物。
  • 松菊:代表高洁、淡泊的生活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沧海珠”象征什么? A) 珍贵的事物
    B) 失落的理想
    C) 自然的美景

  2. “醉倒却归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荣华富贵
    B) 隐逸生活
    C) 游历四方

  3. 诗中“春雪”用来形容什么? A) 柔和的言语
    B) 现实的无奈
    C) 美好的景象

答案:

  1. A) 珍贵的事物
  2. B) 隐逸生活
  3. A) 柔和的言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同为宋代词人,辛的豪放与李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辛弃疾关注国家大义与个人理想,李清照则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生活琐事,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唐宋八大家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