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时间: 2025-01-09 00:56:33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従,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従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作者:苏辙〔宋代〕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従,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従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

白话文翻译:

在谷中夜行却看不见月亮,上下也分不清是山还是谷。
前面呼喊,后面应答,大家一起走,山顶上是谁家的灯烛在摇曳?
马蹄声在幽深的小路上响起,稀疏的星星点缀在稀疏的树木间。
我来到这野寺时,和尚已经睡着,敲门却无人应答,狗也缩着不敢出声。
我呼喊随行的人,久了便有些恼怒,老和尚下床揉揉眼睛。
问我为何官吏夜里到此,扫床请我在华屋里住宿。
锅里没有汤,蒸锅也空了,愧对客人只能端出一些米。
客人已经远道而来,睡得忘了时间,和尚起床开堂劝我吃早粥。
我自叹奔走,心中惋惜和尚的清闲,偶尔来此,不知何年再见。
留诗于墙上等待重游,但恐怕尘埃太重,不再可读。

注释:

  1. 谷中:山谷之中。
  2. 不见月:夜晚无法看见月亮,表明天色阴暗。
  3. 前呼后应:前面和后面的人互相呼应,表明同行者。
  4. 遗烛:指山顶上是否有灯烛残留。
  5. 跫跫:马蹄声。
  6. 落落稀星:星星稀疏,点点滴滴。
  7. 叩门无人:敲门时无人应答。
  8. 狗出缩:狗害怕,没有出来。
  9. 老僧:年长的和尚。
  10. 延客:请客人入内。
  11. 华屋:华美的房屋。
  12. 釜中无羹:锅里没有汤了。
  13. 愧客:对客人感到惭愧。
  14. 晨粥:早上的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山水和佛教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山蟠龙寺,表现了诗人在夜间行走于山林之间的孤独与对僧侣清闲生活的羡慕。通过描绘夜行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往日重游的期待。

诗歌鉴赏: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是一首描绘夜行于山谷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整首诗以夜行的情景为线索,前半部分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不安,后半部分则通过与和尚的互动,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虽然诗人未能得到丰盛的款待,却感受到了一种亲切的交流。

诗中“谷中夜行不见月”,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幽暗的氛围,诗人孤独的夜行者形象跃然纸上。接下来的“前呼后应行相従”,则通过对同行者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团体的温暖,尽管夜色中充满了未知与恐惧。随后,诗人描绘了寺院的情景,和尚的睁眼与问候则让诗人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尽管他在物质上受到了限制。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复杂,既有孤独的惆怅,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流露出对未来重游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谷中夜行不见月:在山谷中行走,夜晚没有月亮,环境昏暗。
  2. 上下不辨山与谷:上下都分不清是山还是谷,迷失方向。
  3. 前呼后应行相従:同行的人互相呼喊应答,表现出团结。
  4. 山头谁家有遗烛:山顶上是否还有人点着灯烛,增添神秘感。
  5. 跫跫深径马蹄响:马蹄声在幽静的小路上,突出夜的寂静。
  6. 落落稀星著疏木:稀疏的星星点缀在稀疏的树木间,渲染寂寞的氛围。
  7. 行投野寺僧已眠:行至寺庙,和尚已入睡,暗示时间已晚。
  8. 叩门无人狗出缩:敲门无人回应,狗也缩着不敢出声,突显孤独感。
  9. 号呼従者久嗔骂:呼喊同行者久了,显得有些不耐烦。
  10. 老僧下床揉两目:老和尚迷迷糊糊下床,表现出生活的清淡。
  11. 问知官吏冒夜来:询问为何官吏夜晚到来,表现出对身份的好奇。
  12. 扫床延客卧华屋:请客人入华美的房间,展现出对客人的礼遇。
  13. 釜中无羹甑实尽:锅里没有汤,蒸锅已经空了,表现出物质的匮乏。
  14. 愧客满盎惟脱粟:对客人感到愧疚,只能端出一些米。
  15. 客来已远睡忘觉:客人已经远道而来,睡得忘了时间。
  16. 僧起开堂劝晨粥:和尚起床准备早粥,表现出对客人的关心。
  17. 自嗟奔走闵僧闲:自叹奔波而和尚的清闲,表现出羡慕。
  18. 偶然来过何年复:偶尔来此,不知何年再见,表露对未来的无奈。
  19. 留诗满壁待重游:留下诗句于墙上,期待重游的心情。
  20. 但恐尘埃难再读:但怕尘埃太厚,再也无法阅读,流露出对时光的叹息。

修辞手法:

  • 比喻:“谷中夜行”比喻人生旅途的孤独。
  • 拟人:“老僧下床揉两目”,赋予和尚人类的行为。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保持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夜晚:象征孤独与未知。
  2. 山谷:代表人与自然的关系。
  3. 和尚:象征清闲与内心的和谐。
  4. 灯烛:代表生活的希望与温暖。
  5. 诗句:象征对往事的留恋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僧”是指: A. 年轻和尚
    B. 年长和尚
    C. 旅人

  2. “客来已远睡忘觉”是指: A. 客人很快就会离开
    B. 客人已经远道而来,睡得很沉
    C. 客人不想再来

  3. “但恐尘埃难再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诗作,描绘夜间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另一首诗,表现了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作,通过夜景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与苏辙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词的选编,包含苏辙的作品。
  • 《苏轼与苏辙》:详细探讨兄弟二人的生平与作品的书籍。

相关诗句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下一句是什么

前呼后应行相従,山头谁家有遗烛。上一句是什么

前呼后应行相従,山头谁家有遗烛。下一句是什么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上一句是什么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下一句是什么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上一句是什么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下一句是什么

号呼従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上一句是什么

号呼従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下一句是什么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上一句是什么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下一句是什么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上一句是什么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下一句是什么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上一句是什么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下一句是什么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上一句是什么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下一句是什么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上一句是什么

谷中夜行不见月,下一句是什么

上下不辨山与谷。上一句是什么

上下不辨山与谷。下一句是什么

前呼后应行相従,上一句是什么

前呼后应行相従,下一句是什么

山头谁家有遗烛。上一句是什么

山头谁家有遗烛。下一句是什么

跫跫深径马蹄响,上一句是什么

跫跫深径马蹄响,下一句是什么

落落稀星著疏木。上一句是什么

落落稀星著疏木。下一句是什么

行投野寺僧已眠,上一句是什么

行投野寺僧已眠,下一句是什么

叩门无人狗出缩。上一句是什么

叩门无人狗出缩。下一句是什么

号呼従者久嗔骂,上一句是什么

号呼従者久嗔骂,下一句是什么

老僧下床揉两目。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