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寄怀龙左臣明经朝辅广西,用姜白石韵》
时间: 2025-01-06 07:13: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离怀梦断江郎赋。醒来尚闻君语。昔日鮀城,今朝象郡,是我新添愁处。凭谁代诉。况唧唧秋声,闷人机杼。海外楼台,那堪此际说心绪。巴山依然夜雨。奈骊歌唱去,难系桥杵。天末风凉,双溪月落,定有相思同数。新词寄与。好烦却凌波,递书神女。饭颗山头,莫吟诗太苦。
白话文翻译:
离别的愁绪如梦一般断裂,江郎的赋诗成了我心中的一缕悲伤。醒来后,依然能听到你的声音。曾经的鲜城,如今的象郡,都是我新的愁苦所在。谁能替我诉说这些心事?更何况,秋天的唧唧声,令人心烦意乱。远方的楼台,在此时此刻又怎能谈起心中的情绪?巴山的夜雨依旧,奈何骊歌的歌声已经远去,难以再系住那桥杵。天边的风渐渐凉爽,双溪的月亮也已落下,定有相思的数量。新词寄给你,然而却又烦扰了我,像那凌波的神女。山头的饭颗,莫再吟咏诗句太苦。
注释:
- 江郎赋:指江郎的诗作,可能暗指作者对友人的怀念。
- 鮀城:古地名,可能指作者的故乡或曾经居住的地方。
- 象郡:指广西的象州,作者在此地的新居。
- 唧唧秋声:秋天虫鸣声,象征孤独与愁绪。
- 骊歌:美丽的歌声,可能指一种情感的寄托。
- 凌波:可能指代水中的美人,象征清新与远离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步墀,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身处广西的时刻,充满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愁绪,反映了作者在离别后的孤独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即以“离怀梦断”引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与无奈。接着,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唧唧秋声”、“巴山夜雨”,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又凄凉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遥远的楼台”与“骊歌”,则象征着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情感,让人倍感伤怀。
整首诗结构松散,却层次分明,情感的表达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而逐渐深化,展现出一种“离愁”的情绪。尤其在写到“天末风凉,双溪月落”时,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人景交融”的意境。最后以“新词寄与”收尾,既是对友人的思念寄托,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离怀梦断江郎赋”:离别的怅惘如梦一般破碎,江郎的赋诗成了愁苦的象征。
- “醒来尚闻君语”:即使醒来,耳边仍能听到君的声音,显得怀念而又痛苦。
- “昔日鮀城,今朝象郡”:对比过去的故乡与现在的居住地,愁苦加重。
- “凭谁代诉”:无处诉说,心中郁结。
- “况唧唧秋声,闷人机杼”:秋虫鸣叫,令人烦闷,象征孤独。
- “海外楼台,那堪此际说心绪”:远方的楼台,无法表达心中的情感。
- “巴山依然夜雨”:夜雨依旧,增添思念之情。
- “奈骊歌唱去,难系桥杵”:美好的歌声已远去,难以再回到过去。
- “天末风凉,双溪月落”:自然景象与心情交织,表现凄凉。
- “定有相思同数”:思念的数量无从计数。
- “新词寄与”:写下新词寄给友人,体现对情感的寄托。
- “好烦却凌波,递书神女”:心中烦扰,想要寄托情感。
- “饭颗山头,莫吟诗太苦”:最后提醒自己,吟诗不应太过苦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梦的断裂,表现痛苦。
- 拟人:秋声让人感到烦闷,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愁”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愁苦,展现了人对情感的执着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郎:象征着文学与情感的寄托。
- 秋声:秋天的声音,象征孤独与思念。
- 巴山夜雨:自然的景象,增添离愁。
- 双溪月落:月亮的意象,象征无尽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些意象在诗中出现? A. 秋声
B. 玫瑰
C. 巴山夜雨
D. 双溪月落 -
诗中提到的“骊歌”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美好的回忆
D. 离别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离愁
C. 友谊
D. 自然
答案:
- A, C, D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 杜甫《月夜忆舍弟》:展现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步墀的《齐天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展现了对离愁的描写,但李白更显豪放,而陈步墀则显细腻。李白的诗句中有更多对酒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洒脱,而陈步墀则更注重心情的细腻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发展史》